注册

潍水“1344”建设模式获山东省第二届文化创新奖


来源:凤凰山东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潍坊市《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模式》赫然入选。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10年1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潍坊市《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模式》赫然入选。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10年11月设立以来,坚持以求实创新的态度进行规划建设,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不断的创新实践,形成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1344”建设模式,这就是:制定一个建设路线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区域文化空间的科学管理,考虑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接点处理,考虑了潍坊历史上手工业文化繁荣发达这一文化基因,对潍坊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特别设计。经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案头分析论证,并与当地社会发展规划接轨融合,形成了“一轴、两翼、十片区”的总体建设方案。

树立三个建设理念。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是保护区建设成果的思想保障,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规划建设中始终贯彻了这三个理念,从而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逐步融合,民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逐步提高,优秀的传统文化生活开始回归,传统文化资源逐步实现社会共享,区域文化产品得以提升和推广。

搭建四个保护平台。即:非遗传习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在搭建平台的应用实践中主要组织实施了非遗师徒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建立了非遗传习讲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建设了常态化非遗传习所235个;组织表演类非遗项目下乡表演每年达2000多场;建立了互联网文化遗产推广网站;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20多项;全市编辑出版了100余部专业论著200多部潍坊传统文化项目丛书。依托每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建立中国印象商城、好品潍坊等互联网推广销售平台,与国际品牌合作开发了潍坊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和非遗衍生品。

实施四项传承工程。即:资源抢救工程、技艺培训工程、设施建设工程、文创衍发工程。四项工程主要的实践应用是在全市普遍开展了文化资源调查,收集整理非遗资源线索2万多条;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各级代表性项目,目前全市已有世界级代表性项目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55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32项、县级代表性项目878项;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采取优先保护的方式,使潍坊核雕等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并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启动了“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每年举办各种比赛、展览,兴趣班、技艺培训班等培训活动300多个,培训学员达数万人次。建成了高标准的非遗专题博物馆、展示厅26处,命名挂牌市级非遗传习所66处、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0个,非遗传承教育基地6个,建立了30处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米以上,集传习、宣教、传播、研究、体验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打造了以杨家埠民俗大观园为代表的大型文化园区20多处;在城市中心区域规划创建了以文创产业为主题的创意西街;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签署了《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发展与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百工百艺”潍坊非遗项目创新工程合作协议》;在十笏园文化园区规划建设“巧艺百工坊”等。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44”建设模式的确立,是在对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价值体现的逐步深入理解中,通过创新思维与科学实践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和示范性。“1344”建设模式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生态性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通过生产性保护与生活化保护的并轨实施,有效地针对了区域文化特性,实现了文化的共融发展。特别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国家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1344”建设模式在建设理念上遵循了非遗生存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关注了非遗与民众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密切关系;在建设方向上观照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承发展关系,把视点伸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发展与创造力再生;在项目设计上从区域文化形态的整体存续出发,保证了模式运行的完整性与合理性。“1344”建设模式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而逐步完善的社会共识,其中经文化部批准实施的总体规划是保护区建设的路线图;三个建设理念是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四个平台与四项工程是落实总体规划、实现三个理念的工作部署与实现方式。“1344”模式的建设运行,有效地解决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脱节的生态化问题,清晰地表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地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共享的本质特征。相比于单纯性保护、表演式保护、博物馆式保护、开发性保护、重申报不保护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明显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尊重非遗的存续规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更能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1344”建设模式的形成,既具有半岛形复合性区域文化的个性特点,又具有国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原则的普遍含义,其模式实施后所形成的成果表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保护原则,理念导航、规划落地的建设行程,强身壮体、创新发展的传承措施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广泛的积极意义,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亦具有示范性和引领含义。(范新建)

[责任编辑:任晓攀]

标签:文化 建设 创新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