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巨野金山庙会 “大明禅院”的绵延香火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巨野金山庙会 金山,位于巨野县城东南约23公里处,传说因汉昭帝弗陵元年(前86)昌邑王刘贺在山中凿石得金而名。金山分南北两大主峰,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在金山北山创建金山观,是当时鲁西南最大的道教

巨野金山庙会

金山,位于巨野县城东南约23公里处,传说因汉昭帝弗陵元年(前86)昌邑王刘贺在山中凿石得金而名。金山分南北两大主峰,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在金山北山创建金山观,是当时鲁西南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唐朝贞观元年(627)在金山南山创建佛教常所金山寺。金山初步形成“南佛北道”的宗教分布格局。此后,历代不乏对金山进行修建。金山南山有一大洞,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来此避暑,故有秦王避暑洞之称,金朝于大定三年(1163)敕赐该洞为“大明禅院”。清康熙四十年(1701),康熙皇帝又敕修金山,使金山此后一直成为巨野著名的宗教圣地。

除宗教外,庙会也是金山的一大特色。关于金山庙会,其起源时间说法不一:一说早在金大定年间(1161)金山便已形成庙会;一说金山庙会大约兴起于明初,至清代达到鼎盛。尽管如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清初以来寺庙的重修,僧道寺产的增加,宗教、经济活动的开展,金山庙会活动日益兴盛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金山庙会一年两次,分别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三月初九至十一。随着庙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容的不断丰富,金山庙会逐渐从单纯的香火会演变为集商贸经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再后来,一年两次的庙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故又增加了每年的六月初一,九月初九为金山香火庙会。因金山、峄山都是泰山余脉,所以金山、泰山、峄山习惯上又合称“姊妹三山”,并且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前往三地进香赶会。例如,每年春节过后不久,香客首先前往泰山朝山进香,紧接着就去赶金山三月庙会,所以有民间歌谣唱道:“泰山起,金山落,峄山会后把麦割。泰山奶奶心良善,乐善好施赠银钱,金山奶奶灵验高,为民办事不辞劳,峄山奶奶心眼好,有求必应照顾到”、“朝完金山进完香,再去峄山去溜逛。”再后来,二月初二、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十六也成为庙会会期,而且规模都相当大。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庙会,盛况空前,为赶上三月初九至十一的正会,在会前半个月里,金山附近的香客信众已经就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了。除附近群众之外,还有来自山东、江南、江苏、安徽等地数十万的香客,场面异常壮观。庙会前后,整个金山,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当地流传的俗语便称:“初一、初二占地皮,初三、初四叫贵客,初五、初六作准备,初七、初八过叫花。初九过香头,初十上满人。”庙会上,有牛马羊、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交易,有戏曲、马戏、武术、拉洋片等娱乐活动。每逢会日,济宁州府尹、巨野县县令都亲临金山“震会”。

巨野金山庙会民俗活动

(一)进香祈福

正月初一时金山传统庙会的会期,这天来金山进香祈福的人很多,人们手持香烛在庙中默默祈祷,希望新年里一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金山送子奶奶非常有名,因此这天来拜神求子的香客络绎不绝,也有很多因为许愿实现而前来还愿的。总之,每当正月初一这天,香客接踵而至,青烟袅袅,场面十分壮观。

(二)秧歌表演

正月初一庙会这天,周边的村民都会组织秧歌队前来庆贺,她们身着彩妆、那着花扇,一路载歌载舞,跳个不停。沿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秧歌队到达金山后,秧歌队的队员们都要去进香祈福,然后再出来为陆续而来的游客尽情地表演,她们认真而卖力的跳着,步伐稳健、姿态优美,不时引来游客的阵阵喝彩。

(三)抬花轿

抬花轿是鲁西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每当大年初一金山庙会这天,周边的村民也要表演这一节目,他们大多是自愿进行的,一来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过个热闹年;二来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放松心情,尽情娱乐,在众人的鼓舞下,找到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一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赏。

(四)物资交流

金山庙会上,有传统的手工编织、荷包、红丝带等吉祥物,这些小商品深受赶庙会人的喜爱,游客们争相购买,以资纪念。

(五)相亲大会

金山庙会恢复后,为增加节日的气氛,景区还特别构思和设计了“大年初一头一天,万对情侣上金山”的相亲大会活动。这天庙会上,挤满了没有对象的姑娘、小伙子们,都想借这个机会相中个对象。而那些已经结婚的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也来凑热闹,似的活动现场非常火爆。相亲大会已经成为每年金山庙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金山 庙会 香火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