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章丘三德范扮玩 让山东年味更浓一点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整理

三德范扮玩 三德范扮玩 三德范扮玩是章丘当地的标志性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出一种力量与灵巧结合的美。扮玩场面热闹,年味十足。 三德范最为有名的民间艺术是芯子表演。芯子又被村民们称为“抬杆”,是三

三德范扮玩

三德范扮玩

三德范扮玩是章丘当地的标志性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出一种力量与灵巧结合的美。扮玩场面热闹,年味十足。

三德范最为有名的民间艺术是芯子表演。芯子又被村民们称为“抬杆”,是三德范扮玩规格最高,最有影响力的节目。芯子表演内容多涉及戏曲人物,如《青蛇白蛇》,《哪吒脑海》,《梁祝》,《寇准背靴》,《王小赶脚》,《三打白骨精》,《猴子摘枣》等。表演时锣鼓声势要大,节奏与抬杆颤幅一致。三德范的芯子表演主要有转芯子,转盘芯子等,庄内经常用的鼓牌名是《冬卜匡》。三德范民间艺术气息浓厚,除了芯子表演以外,还有其他的艺术活动共同构成三德范扮玩这一个群体。像腰鼓,大头娃娃,秧歌队,旱船,舞狮,龙灯,高跷,竹马等。其中,高跷与芯子属于“上脚”,抬杆排在最后,为压轴戏。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艺术形式了。

三德范扮玩分为两种,政府组织和自组织两种,且各村表演以巷道为主,各个巷道有一个业余的具体关联,统一组织,统一安排。一般联社会有一个具体负责人,在将要演出的时候,找各个村委的相关负责人,各村委相关负责人召集各个巷道的文艺骨干,一般一个巷道有至少两三个文艺骨干,他们有负责服装的,有负责发放的,有负责秧歌的,有负责龙灯的等等。这些文艺骨干安排各巷道人专业干那一部分。在调查过程中,因为要上文祖,章丘等汇演,一般都会有村委的参与,自组织的比较少。即为:联社→村委→文艺骨干→巷道具体人员。

在表演前,演员先化好妆,穿上衣服,各个巷道的表演队伍做好准备,各个巷道之间并没有规定的先后顺序,不是同时出来的,有一个时间顺序,集中到村内河道两侧的道路边,转一周即结束,整个表演大概持续两个小时左右。如果要上文祖和章丘市表演的话,村委领导就会雇车统一组织,演出队伍壮观,所有演职人员大概有一千八百多口人。锣鼓打头阵,后面是龙灯,秧歌,高跷,最后面才是压轴的芯子表演。高跷、龙灯、秧歌属于下脚戏,芯子属于抬杆戏。

文化特色

“章丘芯子”之所以留传至今,在于它是章丘当地的民俗,形式及内容都受到劳动人民的深深喜爱。“章丘芯子”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给人民群众提供一种表达情感的平台。“章丘芯子”的产生、发展、传承可以丰富我国杂技领域的多门学科,促进艺术民俗学的研究。

三德范芯子的民俗文化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祭祀性。民俗活动一直是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的很多文明大都与祭祀和宗教活动有关,每年在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已形成一个固定节令性演出至今。

2、综合性。既然是一种杂技形式,自然与音乐、舞蹈是有联系的,在逐渐的演变和发展中,“章丘芯子”已把乐、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娱乐性:“章丘芯子”在演出时能给人带来一定愉悦,即有杂技的惊险又有舞蹈的美感。此外,芯子表演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扮玩活动之一,表演内容大多取材于戏剧情节或神话故事。

3、历史性。看看小演员们扮演的角色,就能体会到众多历史名人劳动人民的影响,对劳动人民既忘不了那些人民做过有益活动的英雄,也不会忘记对那些有负于人民的人的鞭挞。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三德范扮玩 章丘 年味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