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乒球]评论:女乒穿露背装是迎合观众口味


来源:凤凰体育

新闻背景:首届世界乒乓球女子攻削大战日前在河北保定落幕,与场上激烈的对抗相比,球员们的着装更吸引球迷们的眼球,主帅孔令辉要求队员们都穿裙装比赛。孔令辉的确也是从观众的审美的角度出发做出这个决定,裙装的举措也是在适应市场的需要。

新闻背景:首届世界乒乓球女子攻削大战日前在河北保定落幕,与场上激烈的对抗相比,球员们的着装更吸引球迷们的眼球,主帅孔令辉要求队员们都穿裙装比赛。

当李晓霞、范瑛和表演嘉宾刘诗雯都穿上了露肩半露背的网球裙装,真可谓“靓爆镜”。“我们的女队员一直穿短裤、短袖比赛,跟男孩没什么区别,可无论从现场还是电视转播来看,女孩还是穿裙子更好看”,“始作俑者”孔令辉如是说。

琢磨起来,孔令辉的这番话,讲的颇有道理,而且也正是“朝着传统开刀了”。

什么是“传统印象”?就是女性运动员和常规的女性有了区别:在大部分的竞技项目中,整齐的短发、整齐的运动衫让不少女子运动员朝着男子化的“有力强健”的印象方向发展,却没有了女人该有的优美曲线和妩媚。

类似的案例是,一些退役的重竞技女子亚洲冠军或者是全国冠军,为工作的问题犯难,而她们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很男人”。我们在同情她们的同时,也往往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质疑“女子重竞技项目”的设定和开展。我们的这些思维,意味着我们都在默认“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样子”。

女人应该是怎么个样子?生理学上,确定第一性征;然而因为雌性激素,导致有第二性征,从而展现女人体型凹凸有致的外在美。而我们之所以痛恨一些女子体育项目,是因为某些人为了成绩扼杀了一些姑娘的外在美,为了“长力气”而通过药物让她们“长胡子”“长喉结”。那么仅仅是消灭这种不人道的现象就够了?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于女性运动员的关注当然不仅仅是“免于药物迫害”,也拓展到对于其女性权利的尊重,譬如维护其“第三性征”——狭义上是男女性别在性格、情感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而广义上来说,作为穿戴的裙装其实也是一般女性所有的性征。所以,孔令辉的举措,是让“女人有女人的样子”,这是人性化的,是值得肯定。

此外,孔令辉的确也是从观众的审美的角度出发做出这个决定,裙装的举措也是在适应市场的需要。

竞技就是为了看竞技?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理念了,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在全宇宙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榜第一之后,恐怕国人也逐渐开始厌倦纯竞技的东西。新新一代的国人,不会再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套进一个叫了百年的“东亚病夫”的心理暗示自卑圈,他们也不会天真到相信依靠体育金牌就能把这样的牌子砸碎,更不会认为因为体育项目包揽所有金牌而对第二天的股市指数有所促进……随着金牌的地位逐渐开始下降,金牌对于老百姓的意义从“为国争光”下落到“关我屁事”,体育的竞技牌也开始失去光辉,而其“娱乐”的一面开始更大地放出光芒——这就是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无非也是娱乐圈,属于消遣的范畴,男女运动员与其说是竞技者不如说是表演者,需要观众买账——而且这个份额会越来越重,这意味着脸蛋经济也能在(其实已经在)体育圈内流行。

当传统概念中的娱乐明星开始走上跳水台的时候,体育界似乎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其实,危机已经在慢慢临近了:体育将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娱乐化的平台。娱乐界已经开始侵蚀,迟早有一天,三点式乒乓球的收视率会超过奥运会和世锦赛的乒乓球赛事。在美国,橄榄球都被打造成了各种内衣秀,恰是在说明这一点。

而已经打遍太阳系无敌手的中国乒乓球队,自然应该考虑,这个靠转动手腕、手肘的技巧项目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这种主动的想法、主动作出的改变——哪怕是形象上的,都是必要的,保守只是在给自己的市场化添加阻碍。日本女乒运动员四元奈生美论实力只能算是二流球员,但就是其独特的裙装让她早早的获得关注,并且得到赞助商的青睐,这就是硬道理。

其实无论是人性化、还是迎合体育娱乐化,都是迎合观众的价值观:1,看女人的竞技,首先她们得有女人味儿;2,观众希望能被更多新颖元素所娱乐。其实不用太多的责骂和批评孔令辉,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无非让赞助商再修改一下裙装款式方案的细节而已,这个方向基本上就是不可逆的。

相关新闻:

标签:观众 孔令辉 裙装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