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沂蒙风俗:打散场


来源:琅琊新闻网

聚餐中,老农把式们边喝酒边数算着当年的收成和经验教训,哪块地里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明年应当怎么办。打散场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队长一定要把羊肝留出来,专门送给当年队里出生的孩子。

原标题:沂蒙风俗:打散场

在我们老家沂蒙山区的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个风俗,每到秋后,地里的各项农活拾掇完,“拔了棉花柴,明年再另来”,生产队长便召集全小队的老少爷们聚一次餐,俗称打散场。

参加打散场的主要是平时能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那时每个生产队都有一群山羊,多的百十来只,少的也有五六十只,由一个人专管放养。打散场时便从羊群中挑选两只个大膘肥的杀掉,配料或者是豆腐,或者是萝卜。那时是集体种,平均分,这两样东西不成问题。找两口大锅,在生产队的晒场上支起来,再找几个地八仙饭桌和长条凳。几个有做菜专长的人忙活一下午,到晚上集体收工回来,每人回家拿一副碗筷,便到场上聚餐。灶炉里柴干火旺,大锅里肉菜翻滚,香味在老远处都能闻到。每到这时,周围邻近的家长们都看紧自家的孩子,怕他们到那里去眼馋,惹人笑话。聚餐时往往是“人以群分”,老农把式们坐一桌,男青年和姑娘们各坐一桌,图的是说话方便。生产队长负责掌勺,每个桌盛上一大盆,然后再由自已盛到小碗里。喝的是用地瓜干换来的“地瓜烧”酒。

聚餐中,老农把式们边喝酒边数算着当年的收成和经验教训,哪块地里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明年应当怎么办。男青年们在一起打打闹闹,姑娘们便盘算冬天干点什么,到过年时添件什么样的衣裳……其浓浓乡情弥漫全场,沁人肺腑。那时正值文革期间,有一回男青年桌上议论起运动的事儿,队长听到后以绝对的权威大声正言道:“今日是打散场,老少爷们一年到头不容易,只拉家常,不拉别的!”那桌上便鸦雀无声。批评归批评,队长还是对男青年们爱护有加,有时端着酒到桌上坐一坐,甚至拿起盆到锅里捞些肉回来,因为一个百十口人的生产队里,男青年能当劳力使的顶多也就七八个人,平时重活累活还得靠他们,队长爱护之心溢于言表。

有时也闹出一些笑话,大锅里往往是豆腐萝卜先熟,飘在锅上面,而带骨头的肉沉在锅底,队长第一圈先盛已经熟了的豆腐萝卜。那时候极端贫穷,姑娘们经不住肉锅里香味的诱惑,便放开大吃大喝起来,而老农们则慢腾腾地品酒说话等待,等到肉熟骨烂盛上来时,姑娘们已经吃得酒足饭饱了,看到老农们盆里净是瘦肉,直喊上当,说还是年纪大的有心眼儿。可是每年都搞一次,就是免不了年年上当。

打散场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队长一定要把羊肝留出来,专门送给当年队里出生的孩子。当地叫做“膻肠子”。据说如果新出生的孩子不喂他羊肝,长大后他就不吃羊肉。队里有几个孩子出生,队长心中有数,有几个就分成几份,让家长带回去喂孩子。这在当时只认为是风俗,现在想起来,不仅是一份敦厚纯朴的乡情,同时也有深刻的养生知识在里边,因为新生儿最缺的是维生素,而动物肝脏正是极好的补充。

我在老家参加过三四次打散场,出来上学后就中断了。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农村改革。听说最后一次打散场,支了四口锅,杀了四只羊,连老婆孩子都叫去了。生产队长说:“羊是集体的,也是大伙的,分也是分,吃了也是分,就权当大伙子在一块过个节令吧!”

打散场恐怕今后永远地消失了,但它留给我的是深重的记忆和怀念,不仅是那个年代饥饿贫困时的一顿美味饱餐,更重要的是那一抹永远也无法淡忘的浓浓乡情。

相关专题: 临沂农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散场 风俗 男青年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