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一曲拉魂腔,两百年旧梦
2015年08月12日 15:20
来源:琅琊新闻网
解放后,临沂成立了专业柳琴剧团,加强了党的领导,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充实新生力量,配备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人员,扩大了演员队伍。无论是用大三弦,月琴还是柳叶琴伴奏,大多数艺人仅用其打击节奏,弹一些简单的过门,而且基本上是自弹自唱。
原标题:[沂蒙风物]柳琴戏:一曲拉魂腔,两百年旧梦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说法,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该戏种起源于民间,流行于乡村集镇,艺人们绝大多数是衣食无着的穷苦农民。最初的观众也基本上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属于地道的“草根艺术”。柳琴戏起源于何时,没有文字资料可以查考,根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推算,大约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经历了兴衰交替的变迁,截至目前,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专职柳琴戏演员仅16人,正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30余出。经费、演职人才等问题制约着柳琴戏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饥渴式”演出
记者与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们交流时得知,早期的柳琴戏并没有专业的演职人员和剧团,所谓的演员都是些没有土地的贫苦百姓,农忙时大家都要给地主打短工、种庄稼糊口,只有在农闲时节才收拾一些破烂衣服,带着一家老小流浪四方,以演唱来代替乞讨,这种形式,艺人们称之为“跑坡”。“跑坡”的时间大都在秋后到麦收前这半年左右的时间。
十九世纪末期,出现了艺人们常年在外演唱的情况,有的艺人与一两个徒弟或者是亲友凑成三五人的子弟班,演出“抹帽子戏”。这种子弟班碰到一起,偶尔也会联合演出,但并不是组团。慢慢地,观众的要求是能看更多的人物和更多的故事,而子弟班人手不够,短时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于是,便出现了由两个演员扮演较多人物的演出形式。为了区分不同人物,艺人们借助简单的行头,如礼帽、毛巾、彩绸、饭单等,在演唱过程中,用不断更换服饰的方法,来表示角色的变换,观众们称之为“抹帽子戏”,或称“当场变”。这种“抹帽子戏”的形式,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宋兆连说:“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在当时,却是拉魂腔转型时期一种特殊而又充满智慧的演出形式。”
后来,随着演出剧目的丰富,以一些颇有影响的艺人为核心,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班社。这时的班社人数仍然不多,一般不超过10个人。艺人们常说“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指的就是这种班社。意思是说七个人就很忙,八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有九个人,就有一个看戏房的,十个人就是大班了。
宋兆连介绍说,活跃于民间的“拉魂腔”,为柳琴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剧种。
解放后,临沂成立了专业柳琴剧团,加强了党的领导,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充实新生力量,配备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人员,扩大了演员队伍。以原临沂地区柳琴剧团为例,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演职人员已近百人,阵容比较庞大,艺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发展到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剧团十年听唱传统剧目所造成的演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临沂地区成立起艺术学校并开设了柳琴戏专业,为临沂、枣庄地区柳琴剧团培养人才。
为了避免艺术断层,1976年,临沂地区文艺班(临沂艺术学校前身)招收了100名学员,按京剧、豫剧、柳琴戏等剧种分班级培养,宋兆连是第一批学员,学柳琴戏,主攻司鼓打击。
“那时候演出相当频繁,刚毕业就被分配到柳琴剧团,年初三便跟着剧团出去唱戏。”37年来一直与柳琴戏为伴的宋兆连回忆说。从年初三出去直到快割小麦时才回来,周边县区包括外地市都去过,一个地方至少要待上一周时间。当时各地都有剧院,售票演出,票房由柳琴剧团与地方剧院按比例分成。租赁运输公司的大货车拉布景道具,演职人员自带包裹、铺盖、干粮以及洗漱用品。唱到哪里热闹到哪里,条件稍好些的剧院可以为演员们提供住宿的地方,条件稍差的剧院,演员们就在戏台旁打地铺将就一宿,“看着满天的繁星,享受着柳琴戏那耐人寻味的唱段,即便露宿在外,寒霜打落在脸上,心里也热乎乎的。”正因如此,拉魂腔几乎传遍整个沂蒙地区。
夏季是演出淡季,柳琴剧团的演职人员们就待在家里整理剧目、搞文艺创作、排演节目。阳历八月份到春节前又是一个演出旺季,剧团演职人员再次背上行囊踏上外出唱戏之路。
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宋兆连用“文化饥渴”来形容观众的热情,一张票两三毛钱,包场200多元,各县区俱乐部、剧院、矿区等场场爆满,走后门找关系也不一定能买上一张票。
文武场
1、文场
早期拉魂腔,艺人们模仿柳子戏采用大三弦伴奏,对于这一点,临沂老艺人冯士选曾听祖师辈讲过。老艺人们小时候亲眼见过长辈们带着大三弦,但是此时已经不用它来伴奏,大三弦相当于挑行李的扁担。慢慢地,因为三弦太笨重,况且也不容易弹奏,于是便改用了月琴。
艺人王兆兴的爷爷王青亮曾经到青州演唱“锣鼓铳子”,返回时路过临沂,学习了拉魂腔。当时费县一位徐姓艺人还给了他一把月琴。不过月琴肚子太大,演奏仍不方便。大约120余年前,郯城一带的拉魂腔艺人们便和木匠一起研究,仿照琵琶、月琴的样子,用柳树根部向阳的那块木头,据说发音响亮、通透,制成了“柳月琴”。开始造得仍比较大,脖子很长,上安七个品。据说因为官阶只有七品,不敢多安。这种大柳月琴演奏起来仍不顺手,后来经过逐渐改进,缩小到现在的样子。因其形似柳叶,所以又称为“柳叶琴”。
从此,郯城县就有了专制柳叶琴的乐工。老木工吴福增,外号盖山东,学会做柳琴并以此而出名。解放之初,临沂柳琴剧团建团时还曾向他的徒弟谢银光定做过柳琴。
无论是用大三弦,月琴还是柳叶琴伴奏,大多数艺人仅用其打击节奏,弹一些简单的过门,而且基本上是自弹自唱。所以,拉魂腔老艺人几乎人人能弹柳琴。专职演奏柳琴的伴奏人员出现得很晚。
解放前,拉魂腔仅用一把柳琴伴奏,非常单调。直到解放后,各地成立起正式柳琴剧团,伴奏乐器才逐渐丰富起来。增加了笙、笛、二胡、扬琴、低胡(或大提琴)、琵琶等乐器,形成了以柳琴为主弦、高中低音完备的乐队,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在演现代戏时,还一度增加了管弦乐器,并设置指挥人员。
宋兆连说:“解放前,由于演员和伴奏人员很少有识谱的,所以拉魂腔的伴奏没有固定的曲谱,只是跟着演员的唱腔跑。”解放后,在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渐采用曲谱,唱腔和伴奏均趋于严格。一些剧团的乐队还搞了配器,效果明显。
2、武场
早期拉魂腔仅用一副梆子击打节奏,后来在打地摊演唱时,为了吸引观众,演唱前敲击小锣或大锣,演唱中间也要敲一阵,以活跃气氛,但没有成套的点子。以后又演变为弹琴兼敲击大、小锣。
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有的小型班社开始添置打击乐器,人手少的就只用大锣或小锣,而且多由弹奏柳叶琴的人员兼打。其方法是在一个丁字架的横梁上,安放一个脚踏梆子,两头分悬大小两面锣,演奏者怀抱柳琴,右手食指套锣锤,中指套拨子(一节竹筒),左手持小锣板,手脚并用,左右开弓,打完一阵,抓起柳琴就弹。这种打法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解放前后,还偶尔可以见到。
由此可见,其打的点子也是很单调的。在10人以上的班社里,因为人手较多,有的还增加了大鼓、小鼓、小钹等,开始打些固定的点子,但没有固定的演奏人员。
大约在1912年,郯城县沙墩村的拉魂腔艺人张秀荣、张秀起、杨二群等人组织了一个20余人的戏班,既唱拉魂腔又学京剧,并将从京剧学来的锣鼓经,试着为拉魂腔伴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事情传开之后,当时在临沂地区很有名气,被业内尊称为“梁四爷”的拉魂腔老艺人梁学慧,就曾亲自到这个戏班向张氏兄弟、杨二群等人学习京剧打击乐,并把学到的锣鼓点子“单抱边”、“双抱边”、“四边静”等运用到演出中去,使拉魂腔的打击乐大大前进了一步。
三次改革均留住了柳琴戏
随着柳琴戏的普及,越来越需要一个专业的演出场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临沂剧团利用自己的创收投资兴建了临沂剧院,该剧院位于现在的考棚街东首。建设时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剧团演职人员大都有在工地上扛砖垒墙的经历。剧院建成以后,几乎是场场爆满,轰动了整个临沂城。到了六七十年代,柳琴剧团主要演唱样板戏。改革开放以后,柳琴剧团恢复了传统柳琴剧目,观众们压抑了十年的戏剧情结一下子涌上心头,凌晨两三点到剧院售票处排队等候购票是常有的事。
七十年代建成了银雀山剧院,该剧院即现在的沂蒙路中段蒙山沂水大剧院;八十年代在现在的王庄路与解放路交会西侧修建了新新剧院。八十年代,临沂剧院、银雀山剧院、新新剧院三个剧院同时并存,专供各类文艺演出,其中尤以柳琴戏演出最受观众喜爱。
1979年以前,柳琴剧团在现今沂州路北首供销学校落脚,之后搬迁到城隍庙街上的电影机械厂,目前,该剧团已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了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常驻蒙山沂水大剧院。
剧院逐渐多了起来,京剧、豫剧等多种文化形式满足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各大剧种也进行了数次洗牌。
1987年,临沂市文艺院团,包括京剧、柳琴等剧团每个团都有100余名演职人员,出现了“人浮于事”的情况,为了提高各大剧团的演出效率,提高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各剧团统一缩减演职人员,当时柳琴剧团减到50余人;1999年,原豫剧、京剧等团合并成临沂市歌舞团,唯独留下了柳琴剧团;截至目前,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了柳琴、歌舞、红色沂蒙等领域的剧(节)目的排演。
从上述历史时期的历次文艺变革中,柳琴剧团都能得以保存,充分说明了柳琴戏的乡土情结之深厚! (记者车少远)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