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熊伟铭:所谓“市场寒冬”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


来源:凤凰财经

熊伟铭在4日下午举行的“创新空间:创业在路上”发表演讲,他提到现在这个“市场寒冬”是不是一个冬天可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他还表示,“风口”是自然形成的机会,但并不见得每个创业者,就算是再有经验的创业者经常会踩错了布点。

熊伟铭

原标题:熊伟铭:所谓“市场寒冬”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

凤凰财经讯  2015年11月4-5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15凤凰财经峰会”在京举行。本届财经峰会汇聚全球一流思想家和实践者,围绕中国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两大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寻找大变革时代,通往繁荣的未来之路。

熊伟铭在4日下午举行的“创新空间:创业在路上”发表演讲,他提到现在这个“市场寒冬”是不是一个冬天可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作为VC来讲,其实这个冬天或者说现在的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并不觉得在一级市场里真的处于人人自危,所有的投资者都不在投资的市场里。

他表示,在市场活动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怎么看待这些策略性投资者在一些时刻对创业公司业务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无所谓是一个VC还是策略性的投资者,到最后关心的都是资本回报。我们经常说自己是拿时间换空间,我们不挣第二年流动性的钱,我们要挣十年以后有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机会的钱,这是VC应该要干的事情。

他还表示,“风口”是自然形成的机会,但并不见得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就算是再有经验的创业者经常会踩错了布点。所以在创业的时候,先要决定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一个足够大的事情,是不是一个愿意奋斗终生的事情,这个很重要。

以下为演讲实录:

熊伟铭:刚才听了秦老师(秦朔)的讲话,突然觉得我的题目放在这么高大上的环境里,好像不太好,关于“干爹与亲爹”的辩论,关于“与狼共舞”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话题,其实昨天我们还在讨论这个“冬天”怎么过,这个冬天是不是一个冬天可能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刚才在解答朋友的疑问,作为VC来讲,其实这个冬天或者说现在的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我们并不觉得在一级市场里真的处于人人自危,所有的投资者都不在投资的市场里。但是中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大企业可能不只BAT。看三环和四环的车就知道,从周一到周六基本都是满的,礼拜天下午有些许不那么拥堵的情况,但是所有的公司都在玩命往前赶。你的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经常是C轮或者C轮以后需要更多的资本,这时候天然地会吸引BAT或者像京东、360这样大规模上百亿的投资,这时候怎么取舍和定位自己。

比如,最近我们看到一个公开市场发生的百度、去哪儿和携程之间的事情。其实引出了今天的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些策略性投资者在一些时刻对你业务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我说“干爹”和“亲爹”的比喻,还是以百度为例,《爱奇艺》可以说是“亲爹”型业务,最开始就是因为流量产生的,在流量里孵化出新的业务,这个业务经过外轮的投资后来又回归百度,还是整个“亲爹”系统的子业务。但是在携程的业务上,从2004年携程、去哪儿成立之后到2009年、2010年拿到百度的投资,当时不只是百度要投资,携程也要投资,当时百度的步子更高一些,所以无论在资本上和流量上都有一些优势,但是经过了6年之后你再重新看,就要回想在2010年的时候要不要拿这样的决定。我觉得这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些挑战。这时候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够强够大,无所谓是一个VC还是策略性的投资者,到最后关心的都是资本回报,我们问BAT投资部的同志,他们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年底的年终奖。可是当你的业务处在所谓这些“干爹”型大公司的跑道上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像“滴滴”和“快的”一样形成一个就算是BAT可能但是无法进入的领域,还是变成了他们试验市场的一个棋子,这个很关键。

说到创业公司的成长,我们发现一些趋势,德意志银行做了一个统计,大概在90年代成立的创业公司,1994年的易贝和1995年的雅虎等等,从成立和上市平均要花5.6年的时间,而今天我们看2000年以后成立的公司,从成立到上市目前已经平均花了6.5年的时间,估计再花两年的时间才能上市,公司从成立到上市的时间被拉长了,一部分的原因因为公司在成长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了。另一方面,公司不愿意在太早的时候上市,这是另外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看到大家经常会问,有多少公司上市,似乎上市是唯一能够产生回报的场景。实际上如果你看今天的大公司,有很多是没有上市的,比如我们说的小米。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讲,早期参与创立的“宜信”今年也没有上市,在P2P里面做得还不错,还比较大。很多公司选择不上市,或者在短期内不上市,这些公司到今天,可能从五年到十年的都有。如果不上市,你的选择是什么?我们经常回答投资人的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有好公司,我们不担心流动性,这个行业在VC阶段不通过流动性赚钱,不是靠着二级市场的政策刺激或者是量化宽松来挣钱,我们的价值和回报来自于投资的企业家他们能够从五年、七年、十年的时间里孵化出原来没有的业务,最后变成一个相当有价值的业务,从0-100的区间来看,我们经常说自己是拿时间换空间,我们不挣第二年流动性的钱,我们要挣十年以后有可能改变一个行业的机会的钱,这是VC应该要干的事情。我们这个行业经常会放弃掉很多看起来短期能够盈利的项目。因为很多东西是所谓的赶时髦项目,尤其在市场高潮的时候,很难分清好公司和坏公司,这些公司远看都差不多,每个月的增长都非常大,成本可能不一样,所处的领域不一样,可能会颠覆掉未来的某一个市场。因为很多创意的主意在早期的时候都是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金融服务市场,华创50%的资金和资源都投入到金融服务市场里,在十年前P2P这个主意由于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坐在这边的观众借钱给这边的观众,大家留了一个手机号或者电子邮箱的地址,通过中间的摄影师来进行这个交易,大家听起来都觉得匪夷所思,陌生人对陌生人的借款,但是今天的市场已经是几千亿、上万亿的市场。再说一个匪夷所思的,比如我们说C2C也好,还是改变出租车市场也好,这些尝试并不是说过去没有人做过,只是说那个时间点可能不对,所以只是在今天当基础设施都完善的时候,我们再做这个事情可能变成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在企业发展一定的时间内,是不是处在雷总讲的风口浪尖,当然这个风口浪尖很难赶上,如果很容易赶上,雷总不会只做一个小米,其他的小麦或者大米估计也都做了。我们说“风口”是自然形成的机会,但并不见得每个创业者,就算是再有经验的创业者经常会踩错了布点。所以我们说,在你创业的时候,先要决定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你觉得是一个足够大的事情,是一个你愿意奋斗终生的事情,这个很重要。

在我们选择创业者的时候,列出七条稍微可以量化的标准。其中,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可量化的标准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事情或者这个创业者是不是有足够的理想,这个理想是不是足够大,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如果是一个生意的话,生意可大可小,可是小而美不是VC要追逐的生意,有一些企业不得不做成小而美,比如2008、2009年开始尝试电商,电商和零售其实是一回事,无论是电子渠道还是手机都是渠道而已,最后卖的还是衣食住行,都是产品,最后还是要符合商品零售的规律,消费者能够接受,还有你的内部资金周转率,2008年到现在有大量的电商销声匿迹。所以从投资消费品的角度来讲,消费品的门槛不是说是不是已经赚钱。你说每个月有200万的收入,已经赚钱了,我经营一个酒店连锁,现在有七家酒店,也是挣的。这在消费品领域里还没有过门槛的投资表,所以在每个领域里面我们看到的投资机会和门槛都非常不一样。如果对于消费品来讲,你的门槛可能不是每个月200万人民币,应该一年在10个亿人民币以上,净利润5000万以上,我们才觉得你可能会活过有可能会到来的“冬天”,这是消费品领域。如果是互联网公司,你说我已经是10亿人民币的收入、5000万的净利润,你不只是“独角兽”,你可能长了很多的角,你可能变成龙都不一定。所以,这是我们针对每个领域里看到每个机会会划分的具体的区别。

还是回到创业公司的成长。我们说到找“干爹”和“亲爹”这件事的时候,你已经很大了,但是找爹之前,肯定已经经历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投资经理的折磨和同行的折磨,竞争对手的折磨,你的员工的折磨,工商的折磨,经历很多的折磨之后才可能找到走到找爹的情形下。回到主题上,我们说小而美还是找干爹,意味着还是回到我刚才说的问题上,你的梦想有多大,当然有人我要改变中国的教育体系,可能最理想的方式是按照孔子的方式重新来一遍,是不是在解决一个商业问题又是一个问题,对于VC来讲,考虑到美国的同行业基本上不会超过15年的基金期限,在10年到15年的期限里面,作为各位创业者能够解决多大的商业问题,到底是5000万美金的商业问题还是150亿美元的商业问题,到底是花四年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花15年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挑选创业者和创业者进行博弈的过程当中最后出现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天生是一个小而美的生意,比如说我要做一个更好的包子铺,或者更好品牌的服装,小而美非常有价值,我们更希望13亿人里面有无数的小而美……只有很小部分的企业能够拿到VC的投资,VC的成本比高利贷还要高……

再回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如果大家决定这个事情一定要找VC,一定要确认这个事情是商业化、可以在5到10年内解决的一个至少是独角兽级别的商业问题。谢谢。

相关专题: 2015凤凰财经峰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晓攀]

标签:市场活动 干爹 凤凰财经峰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