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生态岚山”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07月22日 08:39
来源:日照日报
原标题:“生态岚山”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本报记者 王金 孙向阳 为保护碧海蓝天,岚山向污染宣战。区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区、打造文明宜居新区的目标,将“生态建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八大后
原标题:“生态岚山”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王金 孙向阳
为保护碧海蓝天,岚山向污染宣战。区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区、打造文明宜居新区的目标,将“生态建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八大后,进一步提出“一个率先、六个岚山”奋斗目标,其中“生态岚山”仍是重中之重;
在全区2014年工作动员会上,“生态建设”又一次被确定为“重点工作”,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等七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列出责任单位和任务时间表;
5月19日,生态岚山建设暨全区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在这个被称之为“建区以来最高规格的环保会议”上,各乡镇街道、部分单位及重点企业,都立下军令状,签订《2014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保纳入绩效考核。
“生态岚山”的美好蓝图,让岚山坚决对污染说“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整合———“退城进园”,消除了困扰城区的腥臭味儿,也让鱼粉加工等具有岚山特色的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岚山的环保“高压”,让祖祖辈辈以“吃海”为生的宗玉军,正在换一种“吃”法。
上世纪90年代,岚山的鱼粉厂靠海而生。宗玉军就因经营鱼粉厂发家,尽管是家庭作坊式工厂,年产值也1000多万元。2012年12月,关停了位于岚山头 童家庄子的厂子,宗玉军将鱼粉厂迁入碑廓镇的鱼粉加工区,并和其他13家迁入其中的鱼粉厂一起,整合为日照丰裕海鱼粉、日照益洋鱼粉2家有限公司。
自称“不懂什么产业整合”,宗玉军只知道,进入鱼粉加工区的企业,必须先上环保设备。
鱼粉,是水产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小鱼虾等煮熟烘干后制成。腥臭味儿,成为土生土长的岚山人对鱼粉最深刻的记忆。民间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岚山人早上起来吃豆腐,都不用蘸酱,就着空气中那股腥臭味儿,特别下饭。
“这股味儿其实是来自于高温烘干过程,水分变成蒸汽,排入空气中就产生腥臭味儿。”岚山区环保分局局长费洪常告诉记者,岚山原有鱼粉厂16家,13家正常生产,“和宗玉军一样,全是家庭作坊式,加上厂子分散在居民区,每到加工旺季,整个城区都弥漫着鱼粉的异味儿。”
然而,对于这些企业,一关了之并不是办法。“有些企业已经10多年了,其存在的背后有市场的需求,也有民生的诉求。”
于是,在破与立的博弈、舍与得的调整中,岚山区关停了现有鱼粉企业,并在碑廓镇规划了鱼粉加工区,明确要求:除加工区,辖区内一律不得新上鱼粉加工项目。
同时,推出优惠政策,将现有鱼粉厂优化组合为2家规模化企业,并要求企业使用最先进的治污设备与工艺,实现异味“零排放”,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经营20多年的传统鱼粉加工历史被画上了休止符,鱼粉加工异味消除了,这一环保诉求更倒逼整个岚山鱼粉加工业的提档升级。数据显示,鱼粉加工项目整合后,生产规模是原来的三倍,能够及时、足量收购渔民捕捞的杂鱼,渔民增收30%左右。
显然,鱼粉加工企业整合搬迁,打响了岚山环保攻坚“第一战”,同时,也为岚山加快推进冷链物流、散货堆场等中小项目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支柱产业提升———
铁腕治污,铁面执法,换来企业铁心减排。企业坦言,这也是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过程
事实是,岚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近年来,岚山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项目不断落地,钢铁、石化、木材等产业规模不断膨胀,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些支撑岚山经济高速发展的产业,也在展现着其尴尬的一面:废气、粉尘、扬尘、异味随之而来,年年治理,可空气质量仍不乐观。
饱受非议的大气环境,让岚山痛下决心治污———
完善区域生态发展环境,最先体现的是政府的“责任担当”。记者了解到,岚山区在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岚山化工园区、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工 业污水废水以及周边生活污水。“以前企业自己按标准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厂则对这些污水进行再处理,提高排放标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试运营,处理 能力为每天10000立方米。
针对PM10浓度居高不下,岚山区聚力整治日钢周边环境,包括公司周边货场堆场扬尘、道路运输扬尘等。而作为企业,日钢则同步推进烟气治理,完成1号2号 高炉车间形象提升、一炼钢转炉一次除尘改造两项工程,6—13号脱硫后湿烟气深度净化技术技改等六项工程也正逐步推进。最新的消息,2014年全市空气质 量改善的数据显示,岚山的改善幅度是最大的。
铁腕治污,铁面执法,才能换来企业铁心减排。
石大科技是岚山石化产业的龙头,自2012年底开工投产后,因污染曾先后4次被处罚,共计金额60余万元。今年4月,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公司再次被环保 部门限期整改,停产三个月。关停企业不仅牺牲了GDP,还触碰了某些群体的利益,遇到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费洪常坦言,环保局长开出一张罚单的压力很大。 “但作为环保工作的各责任部门,就应该敢于‘亮剑’,环保部门更应该勇当生态岚山的排头兵”。
欣慰的是,利用停产整顿三个月,石大科技开展实施多项环保项目。“投资170万元的油气回收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污水处理场曝气池加盖密封工程完成招标;对 催化劣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项目立项,并进行超前规划……”在项目现场,石大科技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黄涛介绍了这些环保项目,“作为石化企业,我们的排放不 仅要进行环评、安评,还增加了民评。”
根据黄涛的描述,曝气池改造就是“民评”后的决策。公司污水处理池离公路很近,味道特别大,老百姓的意见很大,“根据环评检测不需要处理,但我们还是投资了400多万进行密封、废气回收处理”。
“老百姓的要求很高,也激励我们做得更好,这也是企业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过程。”黄涛说。
区域产业规划———
制定决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将环保作为“第一道门槛”,岚山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脱胎换骨
鱼粉加工搬迁与石大科技整改的生动实践,让岚山的决策者们坚信:治污不光是环保的事情,也是倒逼岚山经济转型升级的推手。
于是,扎实推进重点环保治理工程的同时,岚山区在制定决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毫不犹豫地将环保作为“第一道门槛”。
“凡是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一律禁止,决不姑息”,对岚山的GDP而言,这种冲击被认为是伤筋动骨的。
然而,岚山却用行动表决心:纵使伤筋动骨,也要实现岚山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脱胎换骨。
以规划为引领,建立高耗能项目的退出机制,即对不符合生态环境标准者,或停产关门,或转型升级,二选一,别无他途。
在做到“只要开工生产的环保必须达标”的同时,岚山在项目准入上引入环评机制,并提高门槛。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岚山区先后否决了3个大的重污染项目,其中一个铁铝金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前期工作已经投入50余万元,最终因环评不合格,一票否决。
不仅如此,聚焦转调,岚山积极引导支持企业“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做好“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文章。支持企业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 料,促进产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围绕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壮大新能源、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