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江苏段遗产点数全国第一
2014年06月23日 17:28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新华社 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伊拉克代表哈希姆说,中国和伊拉克一样历史悠久,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申遗成功充实了世界遗产内容。
原标题: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江苏段遗产点数全国第一
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大运河江苏段 遗产点数量全国第一
游客在丝绸之路遗产点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游览。新华社
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
大会在听取了对“大运河”历史、作用以及现状等方面的陈述后,各方代表阐述了各自意见,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根据会议表决结果,宣布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成功。随后,会场响起热烈掌声,一些国家代表纷纷向中国代表致意,表示祝贺。
伊拉克代表哈希姆说,中国和伊拉克一样历史悠久,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申遗成功充实了世界遗产内容。
大运河具有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修建年代久远、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等特点,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100处。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的大量文物、遗迹、景点等,数量之巨,涵盖之广,世所罕见。这一项目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扩大三国之间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进而密切三国人民、甚至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杜越表示,此次申遗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对这个世界遗产的保护则更为重要。他希望三国密切协作,提升人们对文物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将一个完整、鲜活的丝绸之路代代传承下去。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解读
跨国申遗,中国首次
对于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一河一路”的申遗成功,只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
跨国申遗对文保要求高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以丝绸贸易为主,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技艺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项目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推动下的一个项目。”在离京参加本届世遗大会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曾对记者这样表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跨国项目。”
跨国申遗,中国首次。不仅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更能有效推动各地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说:“在申遗过程中,中国和其他两个国家的合作非常密切,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发展繁荣,也努力克服存在的各种差异。这次申遗成功,对推动不同国家发展的意义更加明显,也为今后跨国管理、文物保护提出了更多要求。”
回首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作为一条中国连通西方、走向世界的路,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与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在跨国项目中所取得的经验,为将来做好其他跨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童明康说。
大运河保护管理面临挑战
大运河是由国家修建的最大的且最古老的内河水道系统,直到现在还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陈同滨向记者感慨:“大运河是中国独立申请的唯一项目,虽然准备充分,但是难度也相当大。”
“与丝绸之路不同的是,‘活态遗产’是大运河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保护管理方面,挑战更大。”陈同滨告诉记者,“可以说,大运河在保护管理方面矛盾更为突出,解决起来更需要时间。但值得欣慰的是,因为申遗的投入,大运河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保护,这种进展可以用‘伟大’来形容。我们为大运河能走到今天,感到自豪。”
申遗最终目的是加强保护
申遗成功之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位申遗专家不断强调:申遗的最终目的还是加强保护。
“不是申报成功就没事儿了。”陈同滨告诉记者,“重申遗、轻保护”是一种短视行为,各地方政府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因为申遗成功了就放松保护,不能把重点放在过度开发利用上,要让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访谈
大运河、丝绸之路跻身《世界遗产名录》,专家称
大运河江苏段
遗产点数量全国第一
大运河、丝绸之路有哪些独特的遗产价值?两者成功申遗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怎样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南大历史系教授贺云翱。
我省3000多处文保单位70%以上分布在运河沿线
贺云翱曾参加过大运河申遗的项目调研和规划编制,在他看来,大运河这一超大型线性遗产的申遗成功,让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了第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活态遗产”。
“我国的世界遗产基本都是遗址类项目,比如兵马俑、明孝陵等,属于静态的遗产类型。而大运河则是一处活态遗产,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灌溉、输水等作用。”贺云翱告诉记者,大运河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人工河道,还涉及到运河两岸的城镇、乡村、桥梁、船闸、堤坝、码头等各类遗产,内涵极其丰富。
作为孕育大运河的摇篮,大运河江苏段在整个遗产线路上占有重要地位。据了解,大运河江苏段全长约700公里,由北向南依次流经江苏省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其中有6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3000余处文保单位有70%以上分布在运河沿线。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运河申遗遗产名录中,江苏的遗产区和遗产点的入围数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贺云翱坦言,大运河的遗产内容庞大繁杂,使得未来的保护利用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他认为,大运河的保护工作要将整体规划细致到每一个遗产点,完善跨省、跨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活态遗产”持续利用的问题。
“跨国申遗”为海上丝路申遗提供国际化范本
在贺云翱看来,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同样有着超出遗产价值本身的重要意义。
过去,我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都在本国境内,而涉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的丝绸之路长约8700公里,申报项目内容复杂,涉及面极广,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项目。这次丝绸之路开创的“跨国申遗模式”,对于我国未来的跨国申遗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贺云翱认为,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也为南京参与的“海上丝路”申遗提供了一个国际化范本。“接下来,海上丝路申遗也将会考虑借鉴跨国申报模式,与东南亚、南亚等遗产线路的相关国家进行对话、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海上丝路申遗。”
记者朱凯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