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殖状况调查:不孕不育率攀升
2014年09月15日 16:59
来源:齐鲁网
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仅为3%,处于世界较低水平。除了那些自然法则中的"不幸者",在中国当代社会,工作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环境恶化等原因制造的生育困难群体,也在逐步壮大。
原标题:山东生殖状况调查:不孕不育率攀升生育年龄推迟
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仅为3%,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而如今,全国平均每8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生育方面的困难,不孕不育率攀升到12.5%-15%,接近发达国家15%-20%的比率。
和祖辈的生活相比,结婚年龄推迟、生存危机加大、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污染……结婚生子早已丧失了生理学上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不孕不育是这个时代的附属品。
生育:人类近代史上的三次"世界战争"?
导医挂号处、检验科、B超室、输液室、治疗室门前人来人往,前来进行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一踏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门诊大厅内,本刊记者就看到求医者几乎挤满了二楼的诊疗大厅。
据了解,在候诊的患者队伍中,80%以上的患者有过求医经历,且多数患者都已是多年不孕不育。其中前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来自山东省各地以及其他省份,如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工作人员给本刊记者展示手里的病历,这样的病历档案封存了厚厚一叠,而这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生命,每一个生育困难家庭,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的创始人、我国著名不孕不育专家陈子江从事不育症研究医疗工作多年,生育战争的严峻性同样是他经常强调的话题。陈子江和相关专家组曾统计发现,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1亿个左右降至目前的2000万到4000万个。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西方国家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7%-8%,上升到近年来的15%-20%.而据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协会发起的《2012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中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不孕不育发生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数量已超过4000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马金龙告诉本刊记者。
这份调查报告历时三个月,主要通过系统调查、街头调查等形式展开,共收到有效答卷一万八千余份。调查显示,一年不孕不育发病率为10%,两年不孕不育发病率为15%,10年内无子女占25%.就诊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年龄40岁。
"简直就是一场战争!"马金龙告诉记者。自人类历史以来,生殖繁衍从来就是人类的本能和使命,"似乎从来没像今天这么严酷、麻烦。"马金龙介绍,医院1987年创建成立来,二十几年的数据库中分析显示:不孕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孕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不孕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母亲能力"与女性文化的丧失:少女流产、抗拒生育、尴尬的职场角色
"请你不要把这个写到病历上,"在济南青华不孕不育医院的诊室里,25岁的陈明(化名)对主治医师何天贻苦苦哀求,"不然我和丈夫后半生就不得安宁了"。
在何天贻的记忆中,同样的一幕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每到这时,她会顺水推舟在病历上把"流产史"隐去,写上"妇科炎症"等可以理解的病史。
如果时光倒流五年,陈明的选择绝对会有天壤之别。当媒体到处都充斥着"无痛人流,先进技术人流"等等广告时,陈明不知道,一些医院为了赚钱,大量做这种宣传,让少不更事的她以为流产是小事一桩,对身体没什么损害。
于是年少无知的陈明和前男友把这些医院作为救命稻草,做了他们那个年纪"最快意人生的事"。
她不知道的是,无论感觉上痛不痛苦,流产对人体都是极大的伤害,而且有可能一次流产导致终生不孕或终生留患。
但是就是这一次小概率事件,让她碰上了。
陈明和她现在的丈夫婚后两年无法生育子女,当她去医院检查的时候被告知:因为那次不彻底的流产手术,陈明的输卵管发生堵塞。
此后的时间对于陈明就是煎熬。通水术、造影术、刺卵术等等,凡是能做的,陈明一个也没落下。通水术中,巨大的疼痛使得陈明小手指因用力抓扯床边而骨裂;刺卵术中,大针刺穿子宫的疼痛让她始终难忘;而造影术中注入冰凉的碘油后的翻搅更是让她痛不欲生。陈明感叹,身体上经受的疼痛已经不算什么了,单是这么几年来,日日夜夜的心理煎熬,无数次的失望和灰心,就足以让人泪满衣衫了,还得对自己以往的流产历史的泄露担惊受怕。
即使这样,社会开放的大潮还是使很多青少年早早的走上了这条路。"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是某些医院妇科最忙的时候,很多学生模样的人走上手术台进行人流手术,"何天贻感叹说,"其实她们都在为以后十年埋下定时炸弹。"
资料显示,女性在多次人流后,继发性不孕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其中输卵管不孕的发生率高达61.60%.反复流产刮宫不仅可能导致子宫壁过薄,还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这都是不孕不育增长的因素。"婚前要检点,尽量不要流产,除非孩子有缺陷等不得已的原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不孕不育诊疗中心主任邓晓惠告诉记者。
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于女性生育同样危险。
"很多因事业想一再推迟结婚、生育的职业女性,一旦错过生育最佳年龄(25岁-30岁),女性就将面临卵子老化、排卵率降低、不易受孕等情况。超过35岁再生育,高龄产妇婴儿畸形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何天贻说。
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仅为3%,处于世界较低水平。除了那些自然法则中的"不幸者",在中国当代社会,工作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环境恶化等原因制造的生育困难群体,也在逐步壮大。
男人的退化:谁杀死了精子?
除了那些自然法则中的"不幸者",在中国当代社会,工作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环境恶化等原因制造的生育困难群体,也在逐步壮大。
北京同济医院男性不育专家李翠英从事男性不育症研究医疗工作多年,她一直着重关注男性精子数量。到2006年,她发现男性精子数量平均下降了22%.
"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激素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化肥、农药与环境激素的影响,还有一些日常生活对生殖的影响,包括高温对生精的影响,吸烟导致精液质量下降,酗酒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甚至微波辐射、放射线对生精细胞的影响等。另外例如化学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隐睾与鞘膜积液与生精障碍,某些金属元素、微生物感染对生殖健康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门诊的情况来看,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20%,其中,女方原因占50%,男方原因占30%,男女双方原因占10%,未查出病因者约为10%.
医院专家通过不孕不育症病因构成比发现,导致不孕不育症的男性方面因素主要为:致病因素除精液异常、睾丸异常、睾丸后天损伤、精子运送受阻、鞘膜积液、生殖器官感染外,内分泌、遗传、免疫因素、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环境过热、缺氧等情况,均可影响生育能力。
"不孕不育"呈年轻化趋势也是一个重要特征。马金龙手拿一份详实数据报告告诉记者,"在就诊的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患者中,25岁至30岁人数最多,男性占总就诊人数的35%,女性占40%."
当人类走到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科技炫目的今天,关乎人类繁衍的两大关键--精子与卵子,却从未面对如此艰难而尴尬的境地。想要生个健康宝宝,对许多人而言,并不容易。"不孕不育的快速增长是由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造成的,每天的职场压力、烟酒应酬、空气环境,我们同事开玩笑男人很快就没有生育能力。"马金龙直言。
和那些因为疾病、生活压力导致的生育力丧失不同,还有一群无法生育的人群不该被忽视--由于特殊国情而造成的失独家庭。
据了解,截至2012年5月9日,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这个数字还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失独者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让整个社会难以回避他们的痛苦。而他们大多数都步入老年,即使想法颇多,但实际上早已失去生育能力。
■延伸阅读
农业文明下的男尊女卑
传统生育文化里的香火与祠堂
中国人对于性和生育的观念并非像西方社会那样与宗教密切相连,而是与家和家族密不可分。在农耕经济和多子继承制度下,男性能够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延传家族香火,因此,每个家庭都希望能生育更多的男孩。男人就是香火传承,女人则是生育工具。婚姻的功能在于"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丈夫有权因为妻子未能在育龄年龄(50岁之前)生育儿子而与之离婚。
中国传统的治国宝典《资治通鉴》认为,如果人口繁荣,自然国家的税收充裕,国力也就增强了。在汉朝建立的时候,因为长期战争,当时全国人口约有1400万。因此,汉高祖通过百姓家中每添一丁就可免除两年徭役的政策,鼓励百姓生育。而唐朝建立之初,也是通过资助贫困适婚青年男女婚姻的方法,促进早婚早育,还把地方户口增加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一个指标。
生男生女不一样:
生育变迁的城乡差异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孩,就会同时出生118个男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最严重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会出现大约3000万剩男。
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农民是比较被动的。他们没有社会保障,干体力活,养老完全靠儿子,兼之五千年传统祠堂、香火观念,要生个儿子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希望最好能够儿女双全,最害怕一直生女儿,因此宁可遗弃或选择性流产,也不甘心"无后".宋丹丹饰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时的农村生育观:全国流窜,东躲西藏,携家带口,父母宁可超生四个女儿,也要生下儿子才罢休。1980年代,农村采取了许多强制手段减少生育,B超鉴定婴儿、女婴堕胎更屡屡发生,也造成男女性别比失调。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