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统祭祀文化渐失 祭祖礼仪少了
2014年04月03日 16:20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济南玉函山公墓不少墓碑很久都无人祭扫。清明将至,山东省城济南最大的玉函山公墓又将迎来一轮扫墓高峰。这些无主墓地的增加,受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大,与此相关的,还有传统祭祀文化的逐渐消失。
原标题:山东:传统祭祀文化渐失 祭祖礼仪少了家族味淡了
济南动物园一处公墓内,一些墓地已联系不上主人。(张榕博摄)
济南玉函山公墓不少墓碑很久都无人祭扫。
清明将至,山东省城济南最大的玉函山公墓又将迎来一轮扫墓高峰。在迎接祭扫者的同时,公墓管理方正在寻找一些常年无人祭拜的墓主人家属。
这些无主墓地的增加,受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大,与此相关的,还有传统祭祀文化的逐渐消失。有关专家表示,祭祀文化对维护家庭伦理、增强家族归属感有着重要作用,无论祭奠形式如何变化,当中蕴含的尊祖重道都应传承下去。
想迁建公墓,逝者家属已联系不上
“一到清明节,我们会在大门口制作两个牌子,一个是倡导文明祭扫的,一个是寻找过期墓地家属的。”3月31日,在济南市玉函山公墓管理所,副所长孙建军说,从2007年公墓迎来第一批过期墓地以来,不少墓碑很久都无人祭扫了。
孙建军感慨,每个清明节,墓地4万多个逝者会迎来30多万亲属和朋友祭拜,绝大多数逝者都有几家人来扫墓,但一想到有些墓碑无人祭扫,他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济南的玉顶山公墓、历城区劳动人民安息园等公墓管理方也有这样的担忧。历城区劳动人民安息园工作人员李先生说,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墓地的祭拜次数越来越少,“有些是老两口买的,本身就没有孩子,亲属还在外地,这样的墓地清明就没人祭拜了。”
而在济南动物园内一处建国前设立的公墓,部分1950年前后建的墓碑早就年久失修。动物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这个公墓曾考虑迁建,但是不少逝者家属已经联系不上。
一个独生女,亲人葬在三个地方
“现代墓园不同于传统墓地,传统墓地是祖坟,还有合葬的,相对固定。现代墓园则是谁需要谁购买,位置相对随意。”历城区劳动人民安息园的李先生打比方说,他们那里的墓地饱和了,逝者的亲属就要去别的地方购买,来这边祭拜的人就越来越少。
34岁的陈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在济南从事家装行业的她,奶奶葬于老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母亲葬于安徽,父亲葬于哈尔滨,这个清明节她赶上客户要装修房子,可能不会在墓前祭奠了。
“如果一年轮一个地方,也要三年时间才能都走遍,每年我都很惦记他们,但都去不了。”陈女士说,当初安葬长辈,并没有家族坟地的概念,都是当年生活在哪儿就安葬在哪儿。作为独生女,分散于三地的长辈墓地,让她既为难又难过。
环球殡葬研究所所长鲍元分析说,“城市墓地的相对固定和人群迁移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扫墓时面临矛盾。有时间来,没时间就不来。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第一代、第二代人的墓地,第三代、第四代人因为感情和时间因素,有可能不去祭奠,墓地也就荒凉了。”
“孩子问祖辈是干什么的,我却答不上来”
随着人们与亲人“墓地”之间的距离增加,晚辈对长辈的印象,甚至家族留下的遗训也悄然淡化。
在聊城古城城南,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的后人告诉记者,过去每年正月初四,各家各户炉灶里飘出香气的时候,傅家族人都会聚集在城南的傅氏先茔里,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祭拜祖先,诵读祭文,孩子们还会专门磕头,以期学业有成。
“先要摆上供品,然后一位长者站在前头,高喊‘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再燃放鞭炮。”傅家后人傅尚奎说,祭祀时会告诉孩子们祖先如何勤奋好学,为官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爱戴。而到了现在,家族祭祀隆重的仪式没有了,聊城傅家的后人都是各家去祖坟祭奠,已经没有了家族的感觉,人心也不像以前那么齐了。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程奇立表示,在传统中国,祭祀祖先的礼仪甚至是高于婚礼的。“《礼记》里关于祭祀的章节有十几篇,关于结婚的只有两三篇。”
程奇立说,古代人之所以重视对祖先的祭拜,主要是让整个家族成员了解家族的过去,也就是“我从哪里来”,并且通过对祖先的敬畏产生家族的凝聚力、荣誉感。
不过,这种家族带来的凝聚力正在渐渐消失,陈女士就表示,因为时间久远,她甚至已经记不清姥爷埋在什么地方,姥姥家的祖籍是哪里了。“有一次孩子问我祖辈都是干什么的,很多我都答不上来了。”
祭奠方式可以变 缅怀尊敬不能减
与鲍元担心“无主墓”将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不同,程奇立忧虑的是,一些家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会随着人们不再祭奠祖先而被遗忘。
“家庭是国家的一个小单元,道德的传承由于有了家庭的约束而得到实现,这是国家机器的推动所替代不了的。”程奇立表示,现在社会的家庭伦理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便是缺乏这种家族道德的约束。
“比如在祭祀时,孩子们会学会尊敬、孝顺老人,长辈,如果家里有不孝顺老人的子女,他会受到整个家族和邻里的责备和训斥,甚至祖先‘蒙羞’,因此过去不孝顺老人的现象很少见。”程奇立说,相反,当代人认为只要与法律不冲突就无所谓,这就是家庭伦理观念淡化的结果。
“现在倡导家庭伦理的一个重要场合就是对祖先的祭拜,所以人们不能因为时间和环境的推移,忽视和淡化祭拜。”程奇立认为。
鲍元建议,虽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祭奠祖先却不能停止。“比如人们可以利用虚拟空间对家人祭奠,在网上写上家人的经历、故事,这样可以缅怀亲人,关键是这样保持的习惯还能教育子女,让家族之风传下去。”(文/片张榕博 高晴)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