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湖镇拉长桑蚕产业链 加大桑葚的开发利用


来源:日照新闻网

本报通讯员 董丹丹 走进西湖镇,随处可见青翠欲滴的桑叶,丰收成堆的雪白蚕茧和农民们洒着汗水的笑脸,听到更多的是农户、合作社、企业嘴里在桑蚕产业链巧做“文章”的鲜活思路。 “订单”让村民吃上“放心丸

本报通讯员 董丹丹

走进西湖镇,随处可见青翠欲滴的桑叶,丰收成堆的雪白蚕茧和农民们洒着汗水的笑脸,听到更多的是农户、合作社、企业嘴里在桑蚕产业链巧做“文章”的鲜活思路。

“订单”让村民吃上“放心丸”

“投入少、见效快。今年春茧收成还不错,我养了七张,能卖个一万多块钱!”,排着长队等待出售蚕茧的张古庄三村村民尹德良高兴地说。“技术员经常下村指导,使用保温加湿器的每户还补助100元,养蚕越来越有信心了。”一旁的陈家庄村村民范丰福接过话茬说。

近年来,西湖镇发挥山区优势,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大低产桑园品种改良力度,提高桑园单产和蚕茧品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蚕业。建立小蚕共育室和科学养蚕实训基地,试验机械化、规模化养蚕技术,研究出新型木片条格簇;同时派出农技人员驻村、组对养蚕进行全程跟踪指导,让蚕农们吃上了“定心丸”。

目前,全镇桑园面积已达2500亩,养蚕户850家,户均增收达4300多元,桑蚕业与成为西湖镇继食用菌、生态绿茶、有机蔬菜已茶叶产业之后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做大“家门口市场”

蚕茧价上扬,蚕农乐开怀。作为桑蚕产业链上的一环,坐落在西湖镇的蚕业龙头企业日照海通西湖丝业有限公司也笑逐颜开。

缫丝车间里,机器轰鸣,几台流水线正同时开工,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经历过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个企业已经在市场的震荡波中找准了自己的航向标,在市场价格的潮起潮落中游刃有余。

“原先,蚕丝绸百分之七八十依赖出口,每次国外有经济危机,就会影响到国内,如今,丝棉的市场就在眼前,家家户户都用得着。海通蚕茧公司总经理田洪区介绍。

多点“开花” 优势再造

在西湖,发展蚕桑业已经对该镇农业支柱产业——食用菌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镇农技站长尹相彩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桑林长成后,每年可剪两次枝干,每亩每年剪下100多吨桑枝,废桑枝通过木屑粉碎机粉碎成豆粒大小的颗粒,加入麸皮、棉籽壳等配料,可制成栽种黑木耳的菌棒,我镇黑木耳生产规模达3000万棒,其中2300万棒改用桑枝做袋料,仅此一项可减少成本230多万元。

在做足桑田的文章的时候,该镇也加大了对桑葚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慕名前来采摘桑葚,生态采摘成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和丰收乐趣的绝妙选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西湖 桑葚的开发利用 桑蚕产业链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