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京津冀一体化破题 或复制上海自贸区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者按:近期A股市场再度掀起炒地图热潮,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极。在上述五个领域中,预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是其中优先发展的领域。

原标题:京津冀一体化破题行情或复制上海自贸区

编者按:近期A股市场再度掀起炒地图热潮,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极。值得注意的是,自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后,京津冀概念股行情至今已持续发酵了一个多月,特别是在龙头品种廊坊发展股价成功完成了翻番后,行情会否戛然而止?而作为同一类型题材,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能否克隆去年的上海自贸区,未来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

2014年有望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破题之年,行政藩篱打破和产业布局优化是核心驱动力。为此,我们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模式将从三大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新制度:

顶层设计有望打破行政藩篱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顶层设计成为7大任务中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顶层设计在更高的层面(顶层设计、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的统筹,预计未来在跨省市规划方面,将形成新的协调机制和组织架构,通过把区域间负的外部性内部化,来解决以往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具体而言,预计“顶层设计”将包括统一的沟通协调机制和机构、主要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一体化交通网、以及财政政策的创新突破等方面,最终实现“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协同发展目标。

预计区域协调机制体系将是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这将有利于打破桎梏京津冀一体化的行政边界,同时也将对其他城市群协同的改革发展起到样板性的作用。可能的形式包括:协商机制,例如“地方政府联席会议”;仲裁机制,例如“京津冀区域发展委员会”;分享机制,例如“横向分税制”;补偿和分摊机制,例如“省际成本分摊制、横向转移支付制”等。

新方向:

五大领域并举大气治理先行

基础设施、产业协同、资源流动、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预计将成为京津冀协同的五个重要领域,具体协同路径明晰仍需时日。当前,京、津、冀三地仍在就“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提出设想和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协调,最终的协同目标和执行路径预计仍然需要数月的讨论和完善过程,预计机制和政策的推出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上述五个领域中,预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是其中优先发展的领域。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是京津冀利益博弈中矛盾最小的领域,预计将从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群、航空机场等维度打造京津冀交通体系。

大气污染治理亟须城市群协同,“高耗能、高污染”的过剩产能淘汰是关键。在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的大气污染尤为突出。2013年空气质量监控中,珠三角、长三角的达标天数占比分别为79.8%、57.5%,而京津冀的达标天数仅为31%。而从北京、天津、河北的煤炭消费量来看,2010年以来北京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天津煤炭消费量基本稳定,河北煤炭消费量则仍处在快速上升趋势中。到2012年,北京在三地的煤炭消费量占比仅为6%,而河北为80%,约是北京的13倍。因而,仅通过北京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难以解决其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没有“孤岛”。产业转移机制和成本分摊机制是实现“联防联控”效果的关键,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跨界治理协调机制仍然需要后续的政策推进。

新形态:

京津冀城市群的可能形态分析

“北京-天津-保定”或是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形态。具体包括: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保定成为河北链接京津冀城市群的重心、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三个节点相互连结构成三角形,形成网络。每一个节点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功能定位,石家庄和唐山则承接两翼功能,属于两个二级中心,唐山辐射东北,石家庄辐射东南。

从目前情况看,保定的定位优势在于:一是保定位于京津冀城区的中心位置,与北京、天津形成三角形,从空间布局和交通上有天然优势;二是人才优势:保定现有河北大学等1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万人拥有量在全国地级城市居首;三是产业优势:保定有优势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纺织业、食品、建材等,并拥有国家新能源基地;四是京保合作基础广泛:目前保定已与北京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此外,保定白洋淀区域地处京津交汇的黄金三角地带,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热资源、生物质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充裕,光伏、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等起步早、创新能力强、产业聚集度高,正在向以知识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后工业化转型。

行情三段论——

上海自贸区主题的经验借鉴

去年上海自贸区的行情贯穿了2013年3月底至9月底,并经历了政策憧憬期、舆情真空期和政策落地期三个阶段,对应市场表现来看:1、政策憧憬期带动了第一轮行情的上涨,这一阶段行情以领导人调研并提出研究建立自贸区为起点;2、伴随自贸区立项、相关舆情减弱,舆情真空期的行情较为疲弱;3、以国务院会议原则性通过自贸区方案为起点的政策落地期则带动了自贸区指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了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自贸区是行情的加速器,这一阶段的指数涨幅约150%。

我们认为京津冀行情有望贯穿全年。在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京津冀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城市群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超过上海自贸区,而去年的上海自贸区行情的演进具有借鉴意义。

就当前时点而言,我们认为行情进入了政策憧憬期的后半程:1、从高度定位来看,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既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具有城市群机制改革的示范作用,因而具有较大的主题空间。2、从当前的时间点看,河北积极出台了发展规划,但北京、天津尚未响应,国家发改委亦未出台指导意见;政策憧憬期的行情演绎需要上述政策舆情的支撑。3、未来看,如果“京津冀城市群协同规划”出台超预期,有望推动政策落地期的行情;但规划落地仍需各方机制协调和利益博弈,预计将经历数月时间。

受益领域上,把握三条主线: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区域投资链;二是产业升级带动的区域地产价值重估;三是环境治理带动的“两高”行业供给端优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珊]

标签:自贸区 一体化 行情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