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开展对口支援忙“补血”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3日,本报A12版 “一小学13名老师, 10人超50岁” , 对农村教师缺乏、 老龄化现象严重进行了报道。有些地方英语、 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依然不足, 教师队伍结构性 “超编缺人” 矛盾现象十分突出。

原标题:乡村学校难留人 山东开展对口支援忙“补血”

在长岛海岛小学, 七成老师都是支教老师。

3日,本报A12版“一小学13名老师, 10人超50岁” , 对农村教师缺乏、 老龄化现象严重进行了报道。 在山东省, 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着老师缺乏, 但编制超额的结构性矛盾。 为缓解这一矛盾, 为农村学校补充新鲜血液, 今年秋季开始, 我省将向“三区”中小学选派2900人次城镇教师对口支援, 同时面向菏泽定向招收200名师范生。 青岛等地还实行了轮岗交流, 鼓励城市学校教师到乡村任教。

待遇环境有差距年轻老师不愿去

“都是些老教师, 年轻老师留不住呀! ” 章丘市宁家埠镇荐家小学副校长李永茂感叹。 荐家小学覆盖周边9个村庄, 共500余名学生和41名教职工。 然而, 41名教职工的平均年龄是47岁。

“年纪大的老师接受新事物慢, 新课改理念实施起来也不怎么容易, 很多老教师很敬业, 也花费了很大力气, 但多年来思维定式难改, 上课还是传统模式。 ” 李永茂坦言。乡村教师“老龄化” 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年轻老师并不愿意到乡村任教。

“我是师范类毕业生, 可是由于户口限制, 我只能考户口所在地或者市直教师编, 但是我不想回乡镇任教。 ” 2012年毕业于某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秦晓, 毕业后没有从事教师的职业, 而是转行做了外贸。同时, 秦晓表示, 当时班里大概有40多人, 考取教师编制的, 只有7个同学回到乡镇任教, 大部分同学在市区从事其他工作。 “农村教师工资低,生活也单调, 真的没有勇气再回去。 ” 秦晓补充道。

山大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 农村教育边缘化、 空虚化由来已久, 这是“城乡优先,工业优先” 的必然结果。“现在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工资、 教学条件, 还是教师的生活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必然导致农村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外流。 ” 王忠武说。

虽然学校缺老师但是人员却超编

“除了青年老师不足, 农村教师队伍超编缺人的现象也很突出。 ”据山东省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农村学生数量较少, 在部分学科教师缺乏的同时, 还存在超编的现象。

有些地方英语、 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依然不足, 教师队伍结构性“超编缺人” 矛盾现象十分突出。

记者了解到, 我省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 其中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 12.5, 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 13.5, 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 19。“农村的学生少, 虽然任课老师不够, 但按照规定核定, 教师还存在超编现象。 ”

据介绍, 由于乡村学生不少流向城市, 有的农村学校招生都很困难。 学生少, 老师也留不住,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老师缺乏,另一方面编制超额的怪现象。(王光营许亚薇)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珊]

标签:老师 补血 新课改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