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日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以群众为中心


来源:日照日报

今年9月,由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评出,我市“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创新模式榜上有名,成为为数不多的“文化惠民”获奖项目之一。目前,我市各级已累计举办规模较大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5400余场次,扶持重点庄户剧团400余个,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6000余人次,发展文化义工800余名。

原标题: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唱主角

今年9月,由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评出,我市“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创新模式榜上有名,成为为数不多的“文化惠民”获奖项目之一。文件上指出,该批获奖项目代表了近两年山东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创新的最高水平。  

作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自2010年该工程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其列为全市年度工作要点,列入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保障其长效发展。  

大投入、重创新、抓长效,以“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为例,目前,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日照基本建成。作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在文化设施建设提升以及文化惠民等方面,将“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唱主角”作为贯穿始终的根本宗旨,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文化的受惠者,更变身成为公共文化舞台上的主人公,“全民文化”在日照城乡生根发芽。  

文化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近年来,尤其是筹办十艺节以来,我市在做好十艺节演出场馆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建设与发展成果:市图书馆、艺术馆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东港区按国家二级馆标准改建了图书馆和文化馆;岚山区投资2亿多元建设区级文化中心;莒县、五莲县“两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全市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其中50个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而在广大农村,基本具备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公共电子阅览等功能的规范化村居文化大院已达3196个,覆盖率超过95.5%,全市“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覆盖率达到85%以上。 

除此之外,我市还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建设,多方面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立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自2011年起,我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并积极推出一些便民、惠民措施,服务更加人性化。  

如果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和载体,那么如何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变文化惠民从单向的“送”到互动的“种”,真正实现全民共振共享,则是文化长久繁荣的关键所在。  

国庆节期间,沿海文化线文艺展演活动中,来自我市广大庄户剧团的群众演员表扬的地方戏、民间杂耍等节目,让广大游客流连忘返,市民游客共享文化大餐成为“沿海一景”。这不仅展示了日照的民间文化,更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良好互动。  

挖掘打造庄户剧团,文化义工“穿针引线”,组建、培训文艺团队,组织演出进村、进社区、进工地、进军营、进敬老院,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送培训进基层,举办“日照好声音”等评选……如今,没有围墙的“梦想大舞台”已遍布日照大地,群众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在长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中,“港城之夏”“合唱艺术节”“说唱新农村”等群众文化品牌越叫越响,全民参与的新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道路更加清晰。  

目前,我市各级已累计举办规模较大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5400余场次,扶持重点庄户剧团400余个,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6000余人次,发展文化义工800余名。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义工”招募和培训机制,“文化义工”涉及的艺术门类不断增加,诸多有名的民间艺术传人也纷纷加入“文化义工”行列。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初晓芳]

标签:公共文化 我市 服务体系建设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