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级非遗“一勾勾”得到临邑县年轻人传承


来源:德州新闻网

一勾勾剧目《墙头记》剧照。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临邑县农村,仍有一些业余班社存在,坚持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一勾勾剧目《墙头记》剧照 新剧《墙头记》登场贺新春 2月22日—23日连续两晚,“一

一勾勾剧目《墙头记》剧照。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临邑县农村,仍有一些业余班社存在,坚持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一勾勾剧目《墙头记》剧照

新剧《墙头记》登场贺新春

2月22日—23日连续两晚,“一勾勾”剧目《墙头记》都在临邑县工人文化宫剧院上演,为当地居民送上新春的文化大餐。

《墙头记》讲述的是张木匠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后,两个儿子反过来却不孝顺张木匠。一次大儿子在送老人去二儿子家时,将张木匠放置在墙头上,张木匠后被好友王银匠救下来。王银匠为张木匠出了个方法:让张木匠向两个儿子说,自己有一些存钱放在了墙头下。两个儿子听后,于是开始争抢养老人。等到张木匠去世后,两个儿子赶紧去找父亲存的钱,结果墙被扒倒了,却没有发现钱。知道内情的王银匠把实情告知了他们。

剧目是临邑县戏剧家协会去年8月成立以来新排演的节目,精彩的剧情加上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到场观看。现场只能容纳几百人的剧场总是站满了人,两天共有3000余观众观看演出。“一勾勾演出朗朗上口,贴近群众,演员和群众都喜欢。”临邑县戏剧家协会徐梧林说。

“一勾勾”历史悠久广为流传

据介绍,“一勾勾”来自“一讴吼”。由于它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临邑县地处鲁西北,“一勾勾”的形成源远流长。清代中期,临邑一带已有老人们组成的班社,并带徒传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约在1830年,杜玉宝、杜玉发在当地就有影响。清末和民国时期,这种艺术形式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后来,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由张志杰、张洪学、焦连坤等人组织了“一勾勾剧团”,共10余人。

1955年,该剧团代表临邑县参加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由临邑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临邑“一勾勾”剧团,张志杰任团长,焦连坤任副团长。

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是剧团的困难时期。由于领导重视,剧团在艰难中得以保留下来。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

国家级“非遗”焕发新活力

2006年,“一勾勾”地方剧种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有《东秦》《西秦》《坐楼沙惜》《王小赶脚》等70多个。现代剧目有《刘胡兰》、《红梅》等10多个。目前,临邑县还成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剧种研究传播中心。“此次《墙头记》的演出者有原‘一勾勾’剧团的老演员,也有剧团以外的其他演员。”徐梧林说,他们把演员分成了A、B两套班子,A套演员与B套演员年龄相差10岁,A套演员年龄基本上在70岁左右,B套演员年龄在60岁左右,目前正在培养协会30—40岁甚至20多岁的年轻演员。他们将利用好戏剧家协会这个平台,挖掘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带动、培养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让“一勾勾”这种人们都爱看的节目形式不断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临邑县农村,仍有一些业余班社存在,坚持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迟军]

标签:勾勾 临邑县 年轻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