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双面韩啸: 一个人的“风”“雅”“颂”


来源:凤凰网山东

个人简介 韩啸,国内著名整形外科专家。 整形美容外科硕士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讲师,深研《易经》,精通面相学,编著《美容塑形外科学》

 
雅——风雅。关于“艺”
·  业界最会穿衣的时尚型男。请分享自己的穿衣搭配心得。
    韩啸:对我来说,穿着首先需要超脱原始的功能性作用,只有达到一定需求层次才有可能谈到“心得”。我个人大概总结了下,我的穿搭风格大概有三个特点。首先我可能不会选择LOGO过于明显的品牌。这就决定了我也不会喜欢风格过于显著的衣物。当然如果有某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我比较倾向于选择Giorgio Armani,细节处显质感。其二,或许是缘于对解构主义的热爱,我是“混搭”的忠实信徒。在我身上的混搭,古今东西的碰撞都有,但都符合结构美学并且必须注重整体性。其三,如果真让我选择一个热爱的艺术家,我会选已故的Alexander McQueen。那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  你提到的鬼才McQueen不乏一些惊世骇俗的作品。同样,和您温文外表形成发差的是您艺术的激进大胆性。为何偏爱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您认为好的艺术家该是什么样的?
    韩啸:其实我之前对很多艺术形式都做过探索,水墨花鸟啦陶艺版刻啦油画啦等等。但是当每种艺术形式在超越了技艺阶段、开始研究美学历史和背后情绪的时候,我发现,尤其在中国艺术界,很多艺术表现形式的“粉饰”左右被过分放大。再如何高于生活,它也是来自生活的。很多抛却了对现实社会的使命感的艺术组品,它是软弱无力的,我大胆的说一句,许多艺术家在这一方面,都该忏悔!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在这些方面,却是最力道十足的。
 
· 听您这样说,再想到您的一些作品,比如去年底在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展亚洲区最大最醒目位置展出的那个由500多块下颌骨做成的装置艺术,当代著名哲学家、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给予了高度肯定。以及几场大获成功的行为艺术展。似乎找到了您对现实和人性拷问的角度。医者与艺术家,是否因为两个角色之间的美学标准有贯通之处,才会让您在艺术领域迅速大放异彩?看似极端的两种身份之间的跳跃,您如何理解和平衡?
    韩啸:没错。我发现二者的逻辑中蕴含着相同的递进层次感。它们一开始都是基于美学但是先从技艺、基本功角度入手,比如我早年的高强度手术训练,从专业角度练就了零出错率,做到了每一台都是超微创伤的精品性细致手术。在此基础上,我接下来重点深入的便是应用美学领域了,探讨如何用技术将表象的美扩大化和个性化,避免千人一面,做到相由心生,自然美化。之后便是整形界很少涉及的美学哲学了,讲究的是内外兼修,表象与命理。这与我对艺术的探寻路径一致,基本上也是遵从了“工艺——艺术——哲学”这条轨迹。说到这,我想到我的朋友,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主任何伦说过一句醍醐灌顶式的话——“整形美学,还是婴儿期”。我想,这也意味着业界同胞们都有同样的使命,让整形美学尽早从工艺的角度上升到美学哲学的思考。
 
· 您还研究《易经》,深谙茶道。请做简单心得分享。
    韩啸:多年前出产极品茶叶的安徽茶乡之旅,让我亲眼目睹顶级的茶叶,是如何被粗放的产业形态粗暴加工的。那种暴殄天物的心痛感,让我就此对茶艺缄默已久。虽热爱依旧,但痛言缄口。至于对《易经》的领悟,也是个渐进的过程。之前整形美学意识萌芽之时,我开始阅读曾国藩的《冰鉴》还有《麻衣神相》等体貌命理古籍,从这些古代智慧中去粗取精的运用在整形面相美学中,力求术后结果符合美学和命理兼顾的结果。之后当思考角度上升到哲学高度之时,《周易》的研读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了。人的面相自然与美相关,但亦与其背后的天命理数有着微妙的关联。注意,我这里主要说的是投射于人的哲学,绝非迷信。这样一来,《周易》的精妙之处对我产生不小吸引力,也是我较常人能更易参透一些的原因吧。
 

相关新闻:

标签:个人 一个 韩啸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