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访平阴县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 实干为民


来源:舜网

原标题:实干最真为民最美 记平阴县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 五月的玫城,玫瑰盛开,争奇斗艳。正如这盛开的玫瑰一样,平阴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三年突破平阴”规划下绽放新的生机。坐落于平阴县城东南13公里的孔村

原标题:实干最真为民最美 记平阴县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

五月的玫城,玫瑰盛开,争奇斗艳。正如这盛开的玫瑰一样,平阴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三年突破平阴”规划下绽放新的生机。坐落于平阴县城东南13公里的孔村镇,无疑是玫城枝头上光鲜亮丽的一朵。

“慢不下来”的孔村书记

在孔村镇镇政府的会议室里,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语速极快且不间歇地向来访记者们讲了两个小时。采访结束后,当有记者提及他语速太快时,尚海成一脸歉意的解释道:“我是警校出身,又从事了多年政法工作,养成了一个急性子,说话快,走路快。”尚海成1988年从济南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毕业后先后在公安、政法委、信访等部门工作过,直到2003年才被调到乡镇上工作。多年的从警生涯,让雷厉风行这个词成了他身边人对他最普遍的评价。

其实,“慢不下来”的不仅是他的语速和步速,还有他对孔村镇突破发展的急切之心以及近年来孔村镇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

在孔村,群众致富的主要途径是“一黑一白”,即炭素和食用菌。在发展这“一黑一白”产业上,尚海成显然比谁都急都快。

济南龙山炭素有限公司原来是孔村炭素工业园中8家炭素企业中占地面积最小的,由于地处产业园中间位置,生产规模和产量都已无法突破。但由于良好市场态势和多年规范经营,公司盈利也算可观。龙山炭素董事长赵化生渐渐满足了这种状态,每天睡到自然醒,不再思考如何突破现状。

但尚海成却坐不住了。2012年上半年,炭素产业经历了严重的“倒春寒”,之前打通的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外市场需求量锐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孔村炭素产业。了解到这种情况,尚海成在8月主动找到了赵化生,并将自己酝酿已久的打造百亿级炭素产业集群的想法和盘托出。但“小富即安”已久的赵化生却没有多大兴趣,只是随口答应,并表示“先看看手续好不好办”。而此时,为了这个项目,尚海成已经“跑”起来了——为新炭素产业园跑规划,争取国家土地指标,跑环保,以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几个月间,尚海成四面出击,马不停蹄,很快带着全部手续找到了赵化生。

如今的孔村镇,“百亿炭素园”正在迅速崛起,2012年,8家炭素企业生产炭素制品130万吨,实现产值56万亿元、税收2.1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孔村镇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炭素产业第一镇”。

再快一点,走在时代的前沿

炭素产业是传统的粗放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当尚海成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谈起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时,在座的记者们都为之一振,没想到乡镇企业的发展理念竟然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炭素产业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粗放型企业,其生产原料石油焦是炼油企业的下脚料,锻造过程中的余热可以回收利用,从这个角度看,炭素经济就是循环经济。”尚海成向记者介绍到。

实干最真,在助推炭素产业转型升级上,尚海成可谓殚精竭虑——“关小、扶大、拆旧、建新”,在开拓市场、引进全球顶尖技术的同时开展异地技改,向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要效益。如今,孔村社区已经成为全县首个“双气”(暖气、天然气)齐全的社区,其冬季集中供暖完全由当地炭素企业产生的余热供给。

“兴修山路、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现代农业”,这些最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已悄然在孔村镇落地开花。孔村镇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反季节鸡腿菇生产基地,该镇西部山区21个村有15个村开挖了土洞,年产鸡腿菇15000吨,产值一亿元。自来到孔村镇,尚海成就对这些土洞格外关注,不仅投资40万元将土洞外的砂石路全部铺成了水泥路,方便了鸡腿菇的运料和外销,还计划投资20万修环山路、建农业观光园。

稍慢一点,让百姓生活跟上来

作为平阴县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最近遭遇了另类“烦恼”:城镇化过程中,孔村社区建设今年可以实现3个村的整村迁入,但全镇已经有8个村迫不及待提出了申请,有的村民还一大早等候在尚海成的办公室门口,要求提前搬进新社区。

也难怪这些村民心急,他们眼见着晁峪、张山头等3个村庄整村搬迁进孔村社区,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天然气、暖气双气齐全,过上了和城里人完全一样的日子。这让他们怎么能不眼馋?这不,后大峪村的75户村民就坐不住了,他们主动将房款交到村委会,催着村主任去找尚海成,争取早日搬迁上楼。

看着村民们这股积极劲,尚海成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城镇化最难的第一步,成功迈出去了。为了让村民愿意上楼、能上楼、住得起楼,这几年,尚海成在孔村镇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细到村民的思想转变,大到全镇的产业布局,尚海成都科学谋划,稳扎稳打,大处着眼,细处落笔,摸索出了一条富有孔村镇特色的村民上楼路。

作为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镇”和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试点镇,从2009年开始,孔村镇就结合着省、市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决定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他在全镇范围内规划了7个新型农民社区,最先建设的就是孔村社区,做出了实施“镇并村”、将部分偏远村庄合并至镇驻地社区的决定。消息一出,几乎遭到了所有村民的一致反对。尚海成毫不意外,他一个村一个村地跑,面对面地回答村民们的质疑:“楼房我们买不起,怎么办?”尚海成胸有成竹:“现在有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你们的老宅子可以换相应面积的楼房,上楼后节约出来的土地还可以按照一亩十几万的标准拿到补贴……”“搬到社区,我们怎么种地啊?”尚海成笑了:“那时候你们都是‘地主’了,可以把地租给专门的种植户或者合作社收租金,自己再去工厂打工拿工资……”“社区建在国道西侧,学校在东侧,孩子上学不安全咋办?”尚海成斩钉截铁:“那就建座过街天桥!”

海成绝非信口开河。最先搬迁上楼的晁峪村印证了尚海成的全部承诺。这个距离孔村社区10公里的小山村共有45户村民,全村搬迁后节约出来的100亩土地按照12万元一亩的标准拿到了补贴。村里进行了产业调整,土地全部栽种上了柿子、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由农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负责日常管理,富余劳动力就近在孔村附近就业。最偏远的小村庄,最先实现了城镇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尚海成 孔村镇 产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