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单应桂:沧桑阅尽看云起 当块不浮躁的砖


来源:山东省人大书画院

单应桂 1933年9月生于济南,祖籍山东高密,1949年5月参加工作,任山东人民出版社美编,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文史研究馆

三件事:给作品找到最好的归宿

“最近我在干一件事,也是三件事——我把自己比较认可的作品分了三块,我的家乡、我的学校和山东省美术馆各送一块,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谈到当下的工作,单老师笑眯眯地说。

捐赠目录已经列了出来,在给学校的25幅中,有一些很特殊的作品。

1980年春天,正在五七艺校任教的单应桂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在省美协和省美术馆工作了一段时间,脱离了教学,再重新回到学校,自己感到很心虚,所以下决心好好备课。”单应桂毕业于中央美院,师从蒋兆和、叶浅予等,有很深的写实功底,但在不断的探索中她有了新思路,这个思路或许对形成山东人物画的新面貌可以起到一些推动作用,“我基本属于北方画派,强调用线和皴擦,干笔较多,南派则相对滋润,在墨色上实践得比较好。我希望学生们不要走偏了,既要懂得骨法用笔,又能学会墨分五色,于是我申请去南方进修取经。”

那一年单应桂47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为人师,这个“身份”复杂的女子决定从头学习,给自己一个再次成长的机会,更期望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她请了一个月的假,到了浙美。这一个月收获良多,李震坚、张品操、吴山明等纷纷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任单应桂选去临摹。浙美画家从花鸟画中悟得水墨精髓,应用到写意人物中,单应桂在摹习中体会到南北交融的喜悦与充实,更感动于老师们无私的奉献与帮助。“当时李震坚、吴山明他们一点都不去想自己的原作拿出去会不会收不回,我一个月临了15张,平时还和他们交流绘画理念。”

令单应桂欣慰的是,这15幅临作拿回山东后,果然带给学生很大的震撼,他们惊叹之余,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如饥似渴地研习与临摹,然后再应用到写生中。

“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石涛提倡不要拘泥画法,而要融会贯通、自成一法。在这条道路上,单应桂的探索是值得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她在教学中体现了南北交融,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面貌——甚至形成了山东艺术学院在写意人物画教学上的新理念。

而当年的单应桂并没有想太多,“山东处于南北交汇之地,在人物画方面,我们既传承北方,又吸收南方,可以形成山东人物画的新特点,我貌似很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但当时只单纯地想给学生多‘吃’点东西。” 艺术就是这样进步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地活在当下、做在当下,才能实现美好结局的水到渠成。

“我在同学的作品中挑了四张保留了下来,现在和我临摹的那15张一起捐给了学校。”

这批画的捐赠还有另一个目的。单应桂临的画很“像”,几乎等于高仿。“我百年之后,如果这批画流落到社会,是对人民极端的不负责,更对不起那些帮助过、信任过我的人。我在每张画上都题了如‘吴山明写生,单应桂临摹’等字样,并且都盖上章。但这样也很难防止有人作假。所以我把作品捐给学校,这样就消除了很多隐患。”单应桂说,如此也算“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一个责任:我愿当一块不浮躁的砖

前段时间,刘文西率黄土画派的画家来到济南,队伍之“齐整”让单应桂十分感慨。作为书画大省,山东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当下“齐鲁画派”呼之欲出,单应桂认为,齐鲁大地的每个画家都一直在为之努力,只是之前没有形成合力。画派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有地理环境的因素,更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从孔子到张择端再到当今的齐鲁艺术家,都在为这个积淀添砖加瓦。画派的形成需要一批代表人物,画家的整体实力与数量都很重要,最终形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越往上水平越高,而下层,则是强大的群众基础。

“齐鲁画派的提法一旦亮相,就要拿到全国、走向世界,所以画家的责任是很重的。”单应桂认为,我们要理解透齐鲁文化的精髓和齐鲁山河的壮美,再用自己熟练的技巧把这些融进去,才能成为有特色的东西。大的环境,小的个性,最后统一成完美而丰富的整体面貌。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是很微小的。我上学的时候,李可染先生曾说,一个伟大的画家,能把美术史推进一丁点,这个贡献就不得了了。我们应该多画画,静下心来做学问,我们的作品就等于给齐鲁画派添砖加瓦。我很愿意当一块不浮躁的砖,为这项事业尽自己绵薄之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单应桂 当一块不浮躁的砖 沧桑阅尽看云起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