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葛剑雄:我们不讲真话民众会失望


来源:新京报

■ 对话当事人 新京报:网友都称你“葛大炮”,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葛剑雄: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大符合我,不过人家的话也是好意,我也不好干涉。其实我也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称得上是“炮”,我的话其实算不上“炮

■ 对话当事人

新京报:网友都称你“葛大炮”,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葛剑雄: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大符合我,不过人家的话也是好意,我也不好干涉。其实我也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称得上是“炮”,我的话其实算不上“炮”,只是提出建议。

新京报:但网友也是对您敢说话,表达他们的一种热情。

葛剑雄:是的,我在微博上也和他们解释过,我感谢他们对我的肯定,但是不要说过多的话,不要无限吹捧,也不要低估政府雅量。有人说你再这么说,下次不让你当政协委员了,昨天有网友说这个人怎么还给他当常委啊,这个不是这回事。年轻的网友不了解一些情况,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提出建议,不超出宪法规定,在八大方针指引下面提建议,就不会有问题。网友的过度吹捧等于在封我的口。

新京报:很多人都说,如果葛式人物多一些,两会的质量将会有所提高,您怎么看?

葛剑雄:如果从积极发言、积极提出问题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这样的人多一些,两会质量肯定会提高。但也有问题,比如说发言,如果大家都积极发言,从章程来说,讨论的时间是不够的。很多事情不能寄望于每年这样的一次大会,应该让人大、政协制度向常态化发展。怎么样让代表委员们平时也能发挥作用,可能更重要。

新京报:您的很多提案都被认为很尖锐,政府对您的那些建议是否都有回复?

葛剑雄:一般都有,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没有进一步沟通,有些只是答复了一部分。也有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有一年我讲了孔子学院的一些问题,提案还没交,媒体报道了,结果汉办就主动来联系我,让我去参观,多了解交流。还有一个关于是否能够普及二代身份证的问题,结果公安部就派了两个领导,来专门给我做了一些解释。沟通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我之前不了解的问题。还有,我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也有人专门电话和我沟通,他们说这是收到的有关教育的提案里很实用且针对问题的,被列为去年政协的优秀提案。

尽管有人认为是因为我敢说话所以他们才会注意听,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这都是积极的。总比有些部门不管怎么样都和你打官腔要好。这也起码说明政协委员的发言还是有作用的。

新京报:公共舆论中还有一个“任大炮”任志强,您觉得你们这两个大炮有区别吗?

葛剑雄:我觉得是根本不同的。他是个房地产老板,他提的很多问题被很多人认为与他代表的利益群体有关。我则完全是站在一个公民的立场上来提问题。我不愿意和他站在一起。他有些问题表态过于仓促极端,我不愿意做这样的大炮。

我觉得,要开炮前也要做调查研究,有人说你是教育界的委员怎么好多提案不是教育界的,这不是开学术会,你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关心国家基本的大事,这无关专业。但有一点,我不懂的我不会随便发言。

现在很多人发言被称为“雷人”,我觉得还是要鼓励这些代表委员,他总比那些不发言的要好。但作为我自己,还是要调查研究,没有把握还是不应该说,你既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总要对得起这个身份,做点调查研究,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适当学一点。

新京报:很多人说,其实你只是讲了真话。

葛剑雄:大家都不讲真话,问题就暴露不出来,明明这些问题存在还在讲假话,或者有些问题还在但盲目地吹捧,这不是政协本身的作用。参政议政,不讲真话,民众对我们也会很失望。很多话,其实你讲了也没什么事,我相信党和政府是愿意听真话的,听我们当面说总比听外面报告要好得多,一些话经过好几道,真正听到耳朵里的时候说不定都变调了。

但是胆子大,讲真话都不能离开两条,第一条要遵守宪法,第二条要根据政协的章程来。这两条做到了,讲真话哪怕过分了讲错了,也没什么,不要怕,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其实比我尖锐的发言多了,大家没有听到那些尖锐的话,一方面他们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对媒体说,媒体不重视他。还有可能是媒体没有报道,或者可能是因为有些话在现行情况下超前了或者是超出了政协的章程。

新京报:您有过顾虑吗?

葛剑雄:我知道,不管你提得多合情合理,总会有人不赞成的。但有人反对也没什么,反对有时候反而能够帮助这些话真正实现。我没有什么顾虑,我的岁数比较大了,我在做研究,教学,一个图书馆馆长而已,也想不出有人要对我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你做什么都顾虑你最后就什么都不愿做。

本周人物·葛剑雄

真正值得期待的,是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无须刻意地找“大炮”,而人人都是“大炮”的时候,那些不合理的状况,在未形成问题之时,便已烟消云散。

素有“葛大炮”之称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他表示,还要继续讲真话。同时,他建议代表委员们都来对宪法宣誓,“你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人们真正认识他,还是公共领域里的各种发言及作为。人们感佩的,是他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并没有远离现实地沉溺在书斋里寻章摘句当遁世者;更没有把对社会的看法和想法,仅保留在酒桌和茶坊里作为酒后茶前的谈资。他选择了将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直爽地表达出来。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看到过太多的兴盛与衰亡,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要把这些道理,向更多的人讲话。

其实,他所说的大多数东西都只是常识和基本道理。而且,表达方式总体说来还是温厚而宽大的。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的火爆政客或学者,“大炮”这个绰号之于他,还是显得严重了一些。我更愿意将他比作一把手术刀,尖锐但并不莽撞,有力但并不失目标,所有动作,都是起于仁爱之心。这种温和的修正与改良式的参政方式,被视为“大炮”本身,是对“大炮”和葛剑雄本人的一种误读。

这种误读,从根源上讲,是因为葛剑雄这种参与政治的话语方式,与周围多数人的参与方式并不一样。他不转弯抹角,更不绕着问题走,而是直面问题,用简洁的方式将它摆到众人面前,引起众人的关注,为解决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其二、葛剑雄在提问题时,并没将自身的利益作为主要考量条件。他提的众多问题,都与他所在的教育行业有关,这与某些绕开自己的行业或上司,提些隔靴搔痒不着边际的“奇葩问题”,甚至信守“沉默是金”原则只带耳不带嘴,一问就说是“来学习”的人,确是有云泥之别。他之受众人关注和期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葛剑雄的韧劲,也是公众对他认可的一个原因。对于自己提出的提案和问题,他总是不屈不挠、追问到底。去年,他曾就研究生考题泄露事件当面向教育部部长发难。今年就此问题继续追查,直到得到圆满答复为止。相比于某些“烂尾提问”,他的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将对社会问题的追问寄于一门或几门“大炮”,是不切实际的。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在这些敢想敢讲的人们带动之下,媒体和公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社会空气进一步活跃,整个社会形成敢想敢讲的氛围,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无须刻意地找“大炮”,而人人都是“大炮”的时候,那些不合理的状况,在未形成问题之时,便已烟消云散,那样的社会,离和谐还会远吗?

□曾颖(作家)

□新京报记者兰燕飞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初晓芳]

标签:葛剑雄 真话 我们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