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密积极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格局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2年2月,山东省高密市成功创建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高密市被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后,不断深化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探索并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原标题:山东省高密市积极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格局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1日电(吴文峰 祁国忠 魏修良)  2012年2月,山东省高密市成功创建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当年5月,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部、县两级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试点单位。一年多来,该市坚持“节约集约促转型,创新管理促发展”,不断探索科学用地新模式、打造节约集约用地升级版,进一步建立起“一个机制”,打造了“两个平台”,实施了“三个管控”,深化了“六项制度”(简称“一二三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建立“一个机制” 齐搭台同唱戏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面积1524平方公里,人口87.6万。耕地保护率高达90.17%,土地后备资源短缺,发展用地矛盾突出。

高密市被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后,不断深化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探索并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今年,高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格依法依规用地的紧急通知》,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界定管理范围、职责分工。建立起由纪检监察机关、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办案机制,不断加大土地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7月24日,高密市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的决议》,明晰了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将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上升到法制层面。共同管理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形成了“齐搭台、同唱戏”的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

打造“两个平台” 高科技高配置

实施12336“天鹰工程”,打造科技管地平台。高密市国土资源局以“畅通渠道、优质服务、建设队伍”为目标,按照“高端化、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以用为主、资源共享、机制配套”的原则,建设了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了12336“天鹰工程”,对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群众诉求做到了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在37辆国土资源巡查执法车辆上分别配备了专门的GPS设备和“执法通”执法巡查系统软件,实现了动态监管无盲区,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在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了33处高清摄像监测点,每个可覆盖5平方公里,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解决了执法人员不足、监管方式落后的问题,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建立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的立体监管格局。通过该先进系统功能,加强批后监管,实行“三提醒一警示”,督促建设单位依法依规用地。

建设工业综合体,打造土地高效配置平台。去年下半年,山东省高密市以重点产业园区为平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创新启动了城北高新工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以标准厂房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立体型”用地意识,在空中产生效益,变“以地招商”为“以房招商”,按照产业布局,规划租赁或出售厂房,供工业企业生产使用,并集中为工业企业提供物业管理和物流配送等服务,土地利用从低容积率到高容积率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该综合体规划用地500亩,平均容积率1.11,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吸引高、新、特项目入驻,推动土地高效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产城一体化”。目前,占地219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今年年底将投入招商运营。

实施“三个管控” 前中后不放松

实施规划管控。科学制定各区域、各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修订新一轮城市规划,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的有机融合,发挥总体规划的管控引领作用,实行建设用地功能区控制和空间管制。

实施项目管控。山东省高密市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参与的项目用地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用地定额指标、环境评价、资金到位等内容进行预审,凡没有预审或未通过预审的,发改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国土部门不予保障用地。出台了《高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土地使用标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对投资额小于3000万元、用地面积不足20亩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确需使用新增用地的一律安排到工业园区。

实施批后管控。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利用12336“天鹰工程”,开发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模块,将已供土地的用地范围和使用条件导入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落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控。监管系统在项目开竣工期限前不同时间段,将未开竣工地块的预警信息发送到监管人员手机上,提醒其按时进行管理。通过网上实时监控、动态跟踪管理、预警提醒反馈、定期通报等制度,对供地政策落实与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同时,将国有建设用地供地率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审批相挂钩,对前一年度供地率达到95%以上的镇(街区),在指标分配时给予倾斜;对前一年度供地率达不到80%的镇(街区),实行土地管理综合施治。

深化“六项制度” 保实效促节约

设立用地承诺金制度。通过预审的项目,在上报审批前按每亩8万元的标准交纳预约用地承诺金(包含征地补偿费、社保基金、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到专设账户。项目报批时,从预约用地承诺金中按规定上缴社保基金、土地管理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预约用地单位竞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后,所缴预约用地承诺金可抵顶土地出让价款。

完善履约保证金制度。竞得人在成交时按成交价款的3%交纳用地履约保证金,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未缴纳国有建设用地履约保证金的,国土部门不得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受让人按时开工、竣工并经国土部门验收合格,按照履约保证金的50%,分两次返还履约保证金及其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开、竣工核验不合格的,分别将保证金的50%以及同期存款利息作为违约金上缴市财政。

实行定期清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定期清理的责任主体和清理周期。以各镇(街区)为主体,会同国土、经信、地税、招商等部门,每半年一次对辖区内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进行清理清查,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动态化管理,制定整改措施,促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近年来,高密市共计盘活利用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4500多亩,其中依法无偿收回一家韩国独资企业的200亩土地使用权。

落实违法用地与调拨款挂钩制度。凡新发生的违法用地未按期整改的,由国土部门核定违法占地数量和地类,报市政府批准后,财政部门按照每亩40万元的标准扣减违法用地所在镇(街区)财政调拨款,占用基本农田的,占1亩按2亩计算。每月底核定违法用地面积,扣减调度款。截止目前,已扣减调拨款4000多万元,督促被扣减镇(街区)加大执法力度,在规定期限内对所发生的违法用地进行了整改。

严格综合施治制度。对发生土地管理秩序混乱或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制止不力、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等问题的镇(街区),采取土地管理综合施治:每季度违法违规用地超过5亩(其中耕地超过3亩),不及时进行整改的,停止其规划预审、建设用地申报(包括设施农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申报及资金拨付、土地抵押登记等土地业务,并对镇(街区)主要负责人实施警示、约谈、问责。

推行用地指标配套制度。实行差别化供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与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相挂钩。从今年初开始,凡使用计划指标的项目需配套使用10%的流量指标。近年来,高密市利用增减挂钩这个平台,按照“项目锁定资源、资源置换资金、资金扶持项目”的运作方式,以“增地、增效、富民”为重点,对土地整理模式进行改革,变单一的土地平整为综合整治,变分散式的初级整理为集约式的整体推进。总规模5万亩的大牟家镇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已经完成,新增耕地4500亩;多方筹集资金1.27亿元,积极推进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上半年已验收3个项目,节余流量指标490亩,总规模1313亩的17个整村搬迁挂钩项目正在实施。既增加了耕地数量,缓解了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难题,又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相关新闻:

标签:高密市 国土资源管理 集约利用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