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访济南城中村:没把这里当家 就是睡觉的地方


来源:济南日报

德州的小李和妻子年前刚结婚,年后搬到了柳行小区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内。近日,记者探访了全市的3处城中村———农民工聚集的石门村、毕业大学生来来去去的后龙庄和商贩及打工族聚集的柳行村,看看济南现今的城中村里住着些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原标题:探访济南城中村:没把这里当家 就是睡觉的地方

探访济南城中村:没把这里当家就是睡觉的地方

在柳行小区租房的宋志早起购买制作爆米花的原料

探访济南城中村:没把这里当家就是睡觉的地方

德州的小李和妻子年前刚结婚,年后搬到了柳行小区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内。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张刚 摄

□本报记者 李永明

济南“十二五”规划要求,2015年前改造全市城中村306个,涉及16万余户55万人。通过城中村改造,改变这类人“城区内过农村日子”的处境,实现村民的“市民化”。

近日,记者探访了全市的3处城中村———农民工聚集的石门村、毕业大学生来来去去的后龙庄和商贩及打工族聚集的柳行村,看看济南现今的城中村里住着些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农民工村”石门村

手头一宽裕就想逃脱

毗邻全市最大的马路农民工市场——— 全福立交桥底,石门村是数百名民工长年的大本营。冬冷夏热,一张桌子一张床,用公厕公共澡堂,出租房里的民工在苦捱,也在奋力挣扎,以求逃脱。

“再苦再难想想父母”“多赚一点多省一点轻松一点”“挣钱月收入5000”“每天6:30起床”……2月13日,记者随意进出于石门村各家出租的简易楼时,在一处顶楼空闲的板房内,无意发现了墙面上留下的话语。薄薄的铁皮围起的房间内,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10余平方米的屋内,留下了两张床板和一块用砖摞起的临时桌子。

“以前这个屋里住的是一个小伙子,住了得有3年多,冬天夏天都在这个屋里苦挨着,每天到全福立交桥底下等活。”房东告诉记者,多年来也不知道小伙子叫什么,只是喊他小胖子。年前“小胖子”搬走了,走的时候向房东道别:“阿姨,现在挣的钱多点了,我准备搬到别的小区里去住了。”

正是像“小胖子”这样的农民工,让石门村和全福立交桥底的民工市场产生了联系。石门村不少房东介绍,由于每月一二百元的廉价房租,加上石门村离全福立交桥近,村里的租客基本上都是农民工,而且大部分一住就是好几年。

13日,在全福立交桥底下浩荡的等活人群中,年仅26岁的小伙子李会(化名)身材单薄,但格外扎眼。他老家在济阳,也租住在石门村。每天早晨7点多起床,走到全福立交桥底下等活,下午5点多干完活回到出租房,成了他周而复始的作息时间,其他众多农民工也大都如此。记者发现,当天从上午直到中午,他都没有等到一单活。“没活也都得在这等着,如果有长期的活我不打算再在这继续干下去了,每月3000多元就行。”同时,他特别强调,必须管吃管住。对于租住3年多的石门村,他不带一丝留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宋志 石门村 出租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