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省四成多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图)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截至目前,山东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2%,其中覆盖人口万人以上的饮水工程1006处,受益人口3100多万人,占全省自来水受益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介绍,德州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先后经历了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饮水安全三个阶段。

◤2013年12月25日,禹城市梁家村村民用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笑逐颜开。

原标题:山东省四成多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记者从山东省水利厅获悉,近几年来山东省在推进饮水安全中着力打破城乡分割,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明确提出凡是城市自来水能辐射到的农村不再单独建设供水工程,主要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解决;新建农村供水工程要充分考虑和原有城市自来水工程的衔接。到目前,全省已有53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占到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1%。

截至目前,山东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2%,其中覆盖人口万人以上的饮水工程1006处,受益人口3100多万人,占全省自来水受益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通上自来水并不意味着就喝上了优质安全水,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饮水安全工作重点和难点主要是部分贫困村通水任务,一些山丘区找水打井以及沿黄多数农村地区和部分单村供水水源水质不安全问题。仅“十二五”期间全省还需解决2109.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任务刚刚过半。

据悉,为从源头上保证水质安全,特别是针对山东省沿黄地区普遍存在地表水严重缺乏、地下水水质差的情况,山东省提出了修建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做水源,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为了扶持沿黄地区修建平原水库,省政府决定,修建水库省级补助由原来每方库容4毛钱,提高到补助总投资的20%,比原来补助标准提高10倍以上。目前,全省沿黄地区共修建用于城乡饮水的平原水库46座,解决了1210万人的饮水安全,预计到2015年计划再建36座平原水库,总投资110.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17.9亿元,再解决1100万人的饮水安全。(张海峰 赵洪杰 赵新)

潍坊滨海开建国内首个 免费直饮水城区

近日,记者从潍坊市滨海区了解到,该区开始实施管道直饮水管网及直饮水厂规划建设,预计在3至5年内,实现全区直饮水免费定量供应,建成国内首个全域免费直饮水城区。工程项目总投资15.5亿元,按照国际直饮水标准,全区划分5个直饮水片区,每个直饮水片区设置一个直饮水厂,将自来水处理成直饮水后分片区供水,实现全覆盖。(王佳声 宋昊阳)

德州成全国首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地级市

记者获悉,截至2013年年底,德州市完成饮水安全投入53.84亿元,建成平原水库13座,铺设管网5.2万公里,全市600多万城乡居民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的优质安全水,比国家计划提前2年完成饮水安全建设任务,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

德州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1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61%、全国的1/10,地下水83%的区域不符合国家饮水安全标准。受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双重困扰,农村群众饮水一直十分困难。

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介绍,德州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先后经历了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饮水安全三个阶段。到2007年底,全市92%的村庄用上自来水,“有方便水喝”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整体上水质仍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提升后差距更大。

而后,德州从2011年开始整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主要以平原水库引黄为水源,深度处理后实行规模化集中供水,2年间解决210多万人饮水安全,占全省的1/3,庆云、宁津、平原等9个县市区先后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入户率达95%以上。

2012年开始,德州又集中财力,对禹城、临邑、武城等三地重点突破,重点解决100万人饮水安全。到2013年12月25日三地正式供水后,德州全市居民饮水“一张网”初步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德州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财政小市,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供水。”水利部农水司副巡视员赵乐诗说,国家提出“十二五”期间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德州已经率先完成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经验值得推广。

(赵洪杰 张海峰 张宇鸿)

相关新闻:

标签:城乡供水一体化 饮水安全 平原水库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