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高考拟取消文理分科 官员:孩子没人要怎么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于是,有人把这种现象和高二文理不分科走样归结于“考试指挥棒”——考试不考,就不学;考试考,就学。在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讨论中,人们是担心的一点是加重学生负担,赵增刚却告诉记者,在“落实规范”的山东,“考全科学生负担会重是伪命题”。

全部科目都纳入高考就解决问题了?

事实上,有无彻底取消文理分科的政策,对高一学生也有“隐形”影响。

滨州市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告诉记者,这种“隐形”主要表现在,高一每有考试,班主任老师都和学生讨论其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这就会加重高一学生“我迟早还要分科的印象”。“如果你数学或物理实在太差,有的老师不会和你说赶紧努力学,而会整天唠叨赶紧把文科好好学学吧。”这位老师说。

于是,有人把这种现象和高二文理不分科走样归结于“考试指挥棒”——考试不考,就不学;考试考,就学。

滨州市博兴县两位不愿具名的教师告诉记者,在2009年前后的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即人们平时所说的会考中,邻县有一群替考的学生被撵了出来,还有一年,有学生头一天晚上就收到选择题答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会考是本县老师监考,高考是本市各县互换监考老师。

如今,随着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改革方向,这一问题似乎迎刃而解——学业水平测试将会越来越严,甚至严到高考的程度。

相应地,将高中九门文化科目都纳入高考,可能会有同样的效果: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会认真学习全科。当前,不少专家也按照这一逻辑来预测未来的教育政策: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就可以执行文理不分科的教学方式,2017年高考有望执行文理不分科。

在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讨论中,人们是担心的一点是加重学生负担,赵增刚却告诉记者,在“落实规范”的山东,“考全科学生负担会重是伪命题”。

他的思路是:如果你的孩子学,我的孩子也学,那压力都很大;如果你的孩子学,我的孩子不学,就不是压力大不大的问题,而是公不公平的问题;但如果你的孩子不学,或少学一点,我的孩子不学或少学一点,大家压力都小,这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而山东“落实规范”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就起到第三种“不学或少学”的“警戒线”作用——“拉着学生往后站,到点了,别学了,睡觉吧。”

赵增刚自己的孩子今年上了高一,他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与头几年自己教的学生相比,孩子要轻松一些,也有更多的时间去上兴趣课。”

因此他认为,压力大不大,不能单看是不是必修的科目多,而要看必修科目的课时、内容和难度是不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遗憾的是,山东虽有了配套的政策,却依然没能啃下高三这块最硬的骨头。这一点,需要下一步政策的制定者重点考虑。

取消文理分科的初衷,并非是让孩子机械地学习所有的科目,而是综合发展,让学生不带功利目的地多涉猎一些知识,从中再自主选择个人的兴趣进行学习。

“你说理科生没有文学素养,那文科生就有文学素养了?”赵增刚说,他教过的一些文科学生毕业后去到大城市,连地图都不会看,“还有当年地理不错的学生。”

记者去昌乐二中采访时,恰逢成群结队的外地教师来这所山东省重点中学观摩“研究性学习的做法”。但该校一位不愿具名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我每天都发愁,考到大学里的学生发邮件让我帮他们改文档,都大学生了但错误依然不少。”

这正是赵增刚困惑的:即便实现了全科高考,学生就能都同时具备科学和人文素质了吗?

山东改得了高考,改不了高校招生

更为重要的是,将9门科目都纳入高考,在目前的高校招生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不公平”。

“我们的孩子没人要了怎么办!”山东省教育厅那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他们曾经也想尝试全科高考,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年头,原因并非如社会上传言所说“顶不住家长和学生说学业负担重的压力”。

他举例说明,学生甲和学生乙的高考总分均是600分,其中甲的物理和历史分别是100分和40分,乙的物理和历史则是40分和100名,两人报考的学校是同一所高校,在专业调配和志愿选择时,一旦该校物理系招收了甲,而不愿意要乙,该校又正好没有合适乙的文科专业——事实上,乙就是冲着该校的名气去的,至于专业则无所谓——这时乙该怎么办?

如果高校“委屈”地将乙招进物理系,那对另一个总分只有580分,但物理却考了100分的学生丙来说,又是否意味着不公平呢?

这也正是当下一些专家所说的,取消文理分科,其改革核心在招考分离。

“山东改得了高考,改不了高校招生,我们有勇气动真格,但对不住孩子,家长也不愿意。”这位官员说。

他说,如果真像一些专家所言,2017年高考就执行文理不分科,仅仅3年的时间,一个既有区分度又有信度的高校招生导向体系就能搭起来吗?

记者在基层中学采访时还听到针对招考分离的另一种说法。

除了“看得到的公平”外,滨州市博兴县博兴二中语文教师刘洪峰还忧虑着一个“看不见的公平”——“即便将来高校有了很公正的招生机制,但每个高校都愿意要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么我们县城里的农村学生,就非常吃亏!”

最后刘洪峰说了这样一段话:尽管我是典型的文理分科受害者,但我更知道我是高考受益者。没有高考我就还在种地。如果取消文理分科,招生不利于农村学子了,我宁愿选择走高考,走分数,让孩子苦点累点算啥!

这种声音或许有点“不合时宜”,但也需要决策部门在制订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时予以注意。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出现的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山东高考 高考总分 高考改革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