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沂源扁扁洞出土万年前先人遗存 曾出土古人类头骨


来源:中国文化报

据介绍,扁扁洞遗址首次发掘是在2005年5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扁扁洞的考古成果,首次为探索山东省该时期文化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明确线索,可与国内同期发现做对比研究。

神奇钟乳石见证文化层年龄

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3层文化堆积中,从上而下第1层呈黄褐色,颗粒较粗,夹杂较多的兽骨和石块,陶片不多。该层表面发现有一层烧土面和灰烬,灰烬显然曾被人有意识地摊开;第2层又分两小层,其中上层灰褐色,夹杂着较多兽骨和少量陶片,下层灰色,富含灰烬和兽骨,特别是底部(第3层顶部表面)发现很多的烧土面痕迹和灰烬堆积;第3层为黄色黏土,其中洞内部分颜色灰黄,越向洞口颜色越淡,分析是因为洞内土质中含有较多的草木灰所致,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有烧土粒以及兽骨,陶片则很少。在另一处烧土面旁边,发现了古人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3层中的第1层,钙化现象很明显,特别是靠东侧洞壁位置结成厚厚的“钙板”,有的甚至与洞顶探下来的钟乳石连在了一起。这些由洞顶探下来的钟乳石,均出现在“人类文化堆积”之上,“人类文化堆积”之下属于自然堆积,尽管有大量碎石,却未发现钟乳石的踪迹。孙波介绍,钟乳石发育是在湿热环境中,推测其发育形成很可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000年前。至此,看似与人类发展没什么关系的钟乳石,竟然意外地为今天的考古人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断代依据——洞内“人类文化堆积”至少要早于8000年。

在上述3层新石器早期的文化堆积中,考古人员至少发现3层明显的古人类活动面。有的经过特意整治,有的留有火烧痕迹。如果去除人类最早活动面上的堆积,显示扁扁洞洞口宽约20余米,高约7米,洞内宽敞,由内向外略微倾斜,同时空间变大。根据这些发现,可以勾勒出如下情景:约万年前,古代“山东人”用木棍支起架子,吊起陶釜,烧火做饭,或烧火烤鹿、猪和竹鼠等猎物,此时洞口袅袅青烟升起,就这样季节交替,春去秋来。

万年前山东人制陶简单实用

扁扁洞出土的陶片普遍破碎严重,即便较大陶片也不多见,数量也较少。所有陶片均为夹砂陶,质地不均匀。颜色以红色和红褐色为主,也有部分褐陶、黄褐陶和灰褐陶,显示当年烧制时火候较低。另外,陶片的厚度在0.5厘米至1.2厘米之间,明显较厚,且厚薄变化较大。

陶器装饰方面也比较简单,表面素净,未发现纹饰或刻划现象,只有一片陶釜的口沿下贴塑了一周泥条,算是附加堆纹。从陶片断面观察,有的可见宽4厘米至5厘米泥条的痕迹。至于是泥条盘筑还是叠筑制法,限于资料还看不出来。从器型来看,只能分出釜、钵两类,有的初具后李文化陶釜那种叠沿的样式。孙波认为,扁扁洞出土的陶器,不仅从器形上已经初具后李文化一些特征,其器表装饰也开启了海岱地区注重器物造型、不太在意表面装饰的审美传统。不仅找到了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头,也在具体的文化特征上找到了后者的渊源。

扁扁洞出土石器中,有1件长约42厘米、宽约16厘米、厚约9厘米的磨盘,2个磨棒,以及几片人工石片。此外,还出土了一些形体细小的石制品,有石核、小石片、石屑等,但除了磨盘和磨棒外,其他石器无论是打制还是磨制,都未发现制成品,包括北方地区常见的典型细石器。

另外出土的骨角器中,骨锥、骨镖和骨针等,都是用动物长骨磨制而成,骨针一端有穿孔。另一件动物肩胛骨,被打磨成铲子状,未开刃,同样属于半成品。

孙波据此分析,在扁扁洞生活的这些人,仍延续着旧石器时代的生活习惯,比如穴居和渔猎采集,但伴随技术的进步,使用陶器和磨制石器,已经开始为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而发生改变。在扁扁洞遗址之前,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无确切资料和证据。扁扁洞的考古成果,首次为探索山东省该时期文化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明确线索,可与国内同期发现做对比研究。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出土 陶片 万年前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