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学电焊文学硕士:不认为未成功是因为不能坚持


来源:广州日报

文学硕士混迹职场多年两手空空 放下面子拿起焊枪宁愿做个技术工人  李强,34岁,山东博兴人,世代为农。而就在这一年这一月,李强的一个决定让他迅速“扬名”:一个正规大学的文学硕士转身投奔技校学习电焊技术。

再次回职场依然浑浑噩噩

经过3年读研,“镀金”后的李强再次回到职场,在青岛胶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案,“读了三年研究生,还是做文案!”说到这里,李强觉得有些无奈苦涩,这份工作收入才2000多元,还不包吃住,虽然比以前多了一倍,但是这个时候,李强已经有家有口,物价也早不是3年前的样子。

这份工作又只干了3个月,一则江苏某媒体招记者的广告吸引了他,他顺利应聘成为了一名记者。虽然工作挺好,应付自如,但是收入也不过只有2300多元,而且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妻子孩子,半年后,李强再次选择辞职。

这一年是2009年。李强已经折腾了9年。

这之后,李强还做过两份工作,一份是在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当秘书,还有一份是在一个朋友的企业做行政工作。其实到了2013年,李强的工资已经达到4000多元,“这份工作性价比还可以,但是还是不甘心,想再好一点。”

转学电焊为移民?

今年7月,一则山东农民靠电焊移民澳大利亚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李强选择在8月投身技校学电焊让不少人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最初,李强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希望通过电焊能够尽快实现移民,但是当记者再次就这个问题询问他时,他说:“我连去江苏都觉得远,怎么会移民出国!出去学点技术什么的还可以,出去住怎么会习惯?”

尽管如此,李强也承认:“学焊接也是希望改善生活,多挣点钱。”

至于为什么学电焊,李强说,自己也考察过很多职业,电工、木工、泥水工,他还考了电工上岗证,但是最后综合来看,焊工应用更加广泛,造船造楼甚至航天航空工业都用得上,学完出来肯定能找到工作。

2013年7月30日,李强从青岛乘坐近7个小时的大巴来到莱芜技师学院报到。得知李强的基本情况后,学校决定免除李强的所有学费、住宿费,并专门为他制定学习计划,配备导师。

对话李强:

“我不认为尚未成功是因为不能坚持”

多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李强对于记者的问题多数都早有准备,而针对以前有媒体报道他是因为要去移民或是因为不满收入而转学电焊的说法显得十分排斥,他表示:“我在学习电焊后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想要干一辈子的。”

广州日报:你觉得你是怎样的人?

李强: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村子弟,起点低,没什么根基和社会关系,毕业要找到好工作太不容易!其实,我本身还是很喜欢文学和古籍整理的,问题是这个东西找工作实在太难了,专业根本没有发挥的地方。

广州日报:是因为工作不开心,收入不高才频频换工作吗?

李强:其实我每份工作都做得很开心,老板对我很好,基本每次辞职老板都挽留我,我的人缘也不错,总有人帮助我,为我介绍工作,老师、同学、朋友什么的。所以不存在因为工作不高兴而辞职,都是因为自己觉得还可以再好一点,不甘心。

广州日报:我听说以前和你起点差不多的同学、同事这几年坚持下来也都小有成就,只有你因为反复折腾到现在还是从零开始,你一直不能成功是否和你始终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有关呢?

李强:不能坚持?不,我不认为!我确实是对那些工作不感兴趣,不是我喜欢的事情,实际上我也干得很好,不是我干得不好才频频换工作的,确实是这些工作本身的发展空间不大。我就算一份工作干到底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广州日报:学了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作为硕士学电焊有优势吗?

李强:我感觉很好,我现在白天都在进行实物操作,每次看到自己焊接出来的小物件,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就觉得很有满足感,成果很直观。作为一个硕士,我不敢说自己比别人强,但我肯定不比别人差,而且就算将来我要写小说,这些真实的经历都是我最好的素材。

广州日报:准备选择焊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吗?

李强:是的,我觉得这个技术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我已经决定要一直坚持走下去,终身从事电焊工作,干到老干到死,将来干不动了,还可以把这个技术教给学生,很有成就感。

广州日报:将来你儿子择业你会怎么建议?会以自己为鉴吗?

李强:我还是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发展,只要是他喜欢干的我都会支持,即便他选择了那些大众看起来不那么体面的职业,只要他自己喜欢就好,如果他能提前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会更为荣幸。(文、图/本报记者胡亚平 通讯员吴茂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硕士文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