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章丘抓引才着力点 三纵三横激发人才活力


来源:济南日报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优秀企业家梁志银对政府组织的企业高管培训班格外重视,这缘于她的一段经历。2009年以来,章丘在清华、浙大、昆山等高校和地区先后举办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经济发展研讨班等高端人才培训班20期,参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达到265人次。

原标题:山东章丘抓引才着力点 三纵三横激发人才活力

周晓东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成功攻克高吸收性树脂技术难关,昊月树脂有限公司牢牢占据国内同行业领头羊位置,成为行业内唯一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实验室的企业,并在高吸收性树脂及其检测方法上成为国际标准主导制定单位……自2009年实施《百脉优秀工业人才开发计划》以来,这样的故事在山东省章丘市经常上演。究其原因,“把产业链、企业和项目作为最具吸引力的引才着力点,把产业、企业、项目、产品与人才的融合作为重要途径,重点对接那些与之关联度高的紧缺型人才”,章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高峰一语中的。

两年产值近亿元、利税800万元,市场份额稳居全省第一,助力章丘新能源产业……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山东博奥斯公司总工程师、济南“千层次人才”、光伏逆变器项目专家耿传勇和他带领的企业创新团队。

从企业高管,到技术创新人才,再到一线技能人才,章丘市分类纵向培养,依次纵向布局、近乎精准对接的招才选智方式,让工业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把人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人才结构优化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章丘相继开展百名经济专家章丘行、人才引进“四百工程”和“3211”引智工程。工信部特聘政府顾问、澳大利亚机械顾问等一批“百脉英才”纷至沓来,在章丘引发了一场强劲的智力风暴。

既要集聚产业、企业和项目急需的高端人才,也要让这些人才引得来、落得下。为此,章丘以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为契机,龙泉科技园、圣水创新人才基地、济南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校产学研基地等载体建设横向展开,以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目前,全市产业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共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产学研基地156个。去年以来,共孵化创业项目338个,成功率达97.4%。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高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水平,而决定企业发展的正是人才队伍。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优秀企业家梁志银对政府组织的企业高管培训班格外重视,这缘于她的一段经历。2000年3月,梁志银创办了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创业初期苦于没有核心产品。而让她解决这一难题的,正是在清华大学培训班上的一次交流活动。

2009年以来,章丘在清华、浙大、昆山等高校和地区先后举办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经济发展研讨班等高端人才培训班20期,参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达到265人次。圣泉集团唐一林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12人当选“山东省优秀企业家”,2人当选“第十批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选择章丘,沈能耀的理由是在这里能够顺利找到成就事业的舞台,以及优化的人才环境。

几年间,他完成10余项气力输送系统设计方案,使山东章鼓气力输送工程设计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接近国际水平,由他带队研发的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2012年沈能耀入选全省海内外人才引进“万人计划”,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同样,圣泉集团俞初一等4人也入选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并被授予“泉城学者特聘专家”称号。

章丘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今年始又设立1000万元的创新基金和300万元的创业基金;人社、科技、财政、经信、农办、开发区等部门横向联动,开通了一站式服务“人才绿色通道”;“六个一”关爱机制、定期走访调研机制、人才联谊机制,激起了工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满腔热情……

人才效能直接作用于经济效益。2013年章丘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300亿元、300亿元、130亿元、75亿元,增长16%、13%、23%、22%。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延亭]

标签:泰山学者 人才工作 人才创新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