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烟台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道,是我市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部城市的标准,我市还有部分指标没有达标,许多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完善。

原标题:烟台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

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评审结果

市文化中心是烟台市举办各项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资料片

水母网11月7日讯(YMG记者唐寿锐) 昨天,在上海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全国共有32个城市入选,烟台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城市,名列其中。发展城市公共文化,打造胶东文化龙头,文明城市烟台,再次迎来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新机遇。

烟台搭上文化发展“快车”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于2011年开始启动,以两年为一周期,通过地市申报、省厅推荐、实地考察、现场答辩等环节确定创建名单,列入创建名单的按照创建规划用两年时间规范提升,两年期满进行验收。2011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首批创建示范区名单,全国共有31个城市搭上了头班车,我省的青岛市名列其中。2013年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一批示范区进行验收,同时确定第二批国家示范区的名单。在今年的申报创建工作中,烟台市奋力闯关,以过硬的实力、出色的表现获得文化部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认可,成功入选。

早在“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和谐”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摆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市文化建设总投入达到60多亿元。其中,舍弃巨额商业开发收益,投资10.7亿元,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设了12.6万平方米,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京剧院、青少年宫和图书城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成为了烟台市民美育的园地、高雅艺术的殿堂、文化服务的平台和文明城市的窗口,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全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普遍达标,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2011年3月,烟台市与青岛市作为山东省推荐的两个申报创建城市,赴北京参加了首批示范区陈述答辩,成绩优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首批创建名单。鉴于烟台的出色表现, 2011年6月2日,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在烟台召开了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2012年11月,烟台市成功承办十艺节首场赛事———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音乐门类作品复赛。2012年9月,烟台市作为山东省唯一推荐的城市,参加了在张家港市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今年4月份,烟台市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公布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与东营市一起被省里推荐参加了全国第二批申报创建工作。

2013年8月15日,宋卫宁副市长带领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有关人员赴北京参加陈述答辩。烟台市在申报片审查、市领导陈述和专家提问答辩等各个环节凭借过硬的创建优势、精彩的陈述答辩,以及先期递交的2万多字的创建规划、申报书、制度设计研究方案等申报材料,赢得评审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以绝对领先优势,成为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部城市之一,为烟台赢得了荣誉。

公共文化服务迎来“升级版”

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标志着烟台从现在开始进入两年的创建周期,文化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类似于国家经济发展特区、先行区等,是国家为了推进经济、文化跨越式发展,而分区域、分批次采取的重要举措。烟台市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将获得国家层面宝贵的智力、财力支持,并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使体系更完善、服务更优良、效能更突出,全面打造“升级版”。

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道,是烟台市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对烟台历史文化地位的认可,那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则是对烟台当下文化建设、文化惠民乐民工作的高度认可。另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与烟台市正在强力推进的胶东红色文化建设也是互为依托的,通过抓好胶东红色文化“四个一批”,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厚的红色文化产品,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彰显烟台的亮点与特色。

此外,烟台市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是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增进民众福祉的重要机遇,同时也是烟台市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内在要求。烟台市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能够进一步提升烟台知名度、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大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城市内涵和核心竞争力,为打造蓝色、文明、幸福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将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烟台市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这只是与全国其它31个城市一起取得了创建资格,挤进了全国的大盘子,但不等于已经成为国家示范区。

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部城市的标准,烟台市还有部分指标没有达标,许多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完善。并且在整体推进、总体达标的同时,还要联合驻烟高校等机构,同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总结提炼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从而实现“达标”+“示范”的目标,以迎接两年后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评估验收。

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烟台市相关部门将在今年11月底前,修订完善《烟台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烟台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路径探析”制度设计研究方案》,并通过文化部专家组的审批。

烟台市将多措并举,加快巩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全市7个县市区的文化中心建设,对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和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升级改造,巩固全市固定设施体系。推进全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乡镇、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31个城市成中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北京市朝阳区等31个单位被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北京市东城区“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供给”等45个项目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

文化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和示范区(项目)城市人民政府,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做好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继续保持示范领先态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凤凰网山东据中国新闻网和水母网等多家媒体综合整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延亭]

标签:公共文化 创建国家 我市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