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未来安置房以高层为主
2013年08月22日 09:38
来源:济宁新闻网
原标题:济宁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步伐 共涉及3740户居民 济宁新闻网8月22日讯 据《齐鲁晚报》报道,随着一座城市在长大,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也渴望着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从2006年开始,济宁城中村、
原标题:济宁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步伐 共涉及3740户居民
济宁新闻网8月22日讯 据《齐鲁晚报》报道,随着一座城市在长大,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也渴望着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从2006年开始,济宁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脚步始终没有停驻。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了低矮的民房,搬进了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正享受着改造给他们带来的有益变化。
今年定的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21日,记者走访济宁城区北部看到,桃园、曹东等社区的70多栋多层住宅楼已经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原来的老居民已经入驻,过上全新的城市生活。随着古槐路、共青团路等道路的北延与北外环相接通,老城区与济北新区已连成一片,机电一路等东西向道路的修建也完善了新老城区结合部的路网建设。崭新的小区环境和往年这里的瓦房、土路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建的多处社区服务中心已成型,整体现浇的居民楼在质量上甚至超过了一些商品房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给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完成了曹西、姜楼等9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后,我们规划建设了6个社区,共7200余套住房。”据任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后还将通过商住项目的合作开发反哺社区发展,所使用的土地则是通过增减挂钩的程序,合理置换所得。
在五里营片区改造工程现场,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施工。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片低矮破旧的民房,随处可见泥泞狭窄的小巷道,与周边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形成鲜明对比。而不久的未来,这里将崛起一栋栋住宅楼,成为城区东南部一片靓丽的景观。
今年,五里营所属的东南片区被列入省、市年度棚户区改造计划,整个安置区规划总用地30.4公顷,建设用地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3.73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东南华城”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中心广场、物业会所、景观绿化及商业服务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济宁市规模最大的高层生态宜居安置小区。该项目已于2013年3月开工,计划2015年5月31日竣工,目前正进行基础施工。
除了正在施工阶段的五里营片区,今年,济宁正在对11处棚户区进行重点改造,共涉及3740户居民。截至7月底,全市11处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 4318套安置房已开工建设。在11处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有5个片区位于济宁市主城区,其中,任城区新华片区、董庄居委片区、建设北路片区项目已经进入室内外装饰阶段,亿丰时代广场片区、市中区东南片区(五里营)已进行基础施工。
尊重群众的意愿,改造模式多样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了低矮的民房,搬进了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正享受着改造给他们带来的有益变化。”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8年至2012年底,全市共完成棚户区、危旧房及城中村改造500.31万平方米,改善了49983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其中市主城区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3个,安置原有居民27003户,惠及人口50234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近32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近49亿元。原来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的棚户区已经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安置房正在逐步建成。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低矮的民房,搬进了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城中村村民变成城市市民,并逐步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济宁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济宁市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完善配套,同步建设的模式,在居民安置、购房中制定适宜的优惠政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自由选择实物安置、货币安置,并最大限度让利于拆迁居民。
在改造的实际探索中,各片区也根据实际状况,不断探索新的改造模式。其中,任城区李营街道薛口社区,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由村委成立开发公司,通过土地租赁、联合开发、市场化运作、建设搅拌站等方式,完成现代化社区的升级和改造,并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建材批发市场,带动了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目前,薛口社区发展成为李营乃至任城区的明星社区、示范社区。
据介绍,济宁市新型农村建设目前共有六种建设模式:城中城郊村改造型、小城镇牵动型、园区带动型、村企联建型、压煤村庄搬迁型、强弱村联合型。今年启动的216个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项目中,包含城中城郊村改造项目58个,镇中镇边村改造项目56个,经济强村改造项目25个,园中村改造项目33个,压煤搬迁村改造项目7个。
相关链接>>
未来安置房以高层为主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可谓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标准在提高,居住环境在提升,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说。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本着‘立足当前、长远考虑’的原则,充分与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做到拆除一片旧村、改出一片新居、拓出一片空间。”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中心工作人员说,与之前建设的6楼左右的多层安置房相比,目前安置房以小高层、高层为主,在配套设施、安置房设计标准等都在不断优化和提高,有些安置房的配置甚至超过了普通商品房,达到了直接入住的配置标准。 据介绍,一些安置房在新建的项目中,安装了电梯,室内配上集中供暖,小区内的绿化条件越来越好。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善,住房的配套设施也同步跟进,并配套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商业综合配套等设施,改造后成为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文和谐”的高档居民小区。
“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要与城市整体规划对接,因此,改造要与整个城市的建设协调,配套设施建设也不断升级完善。” 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记者马辉 张晓科 见习记者 公素云 通讯员 马鲲鹏)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