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宁走进国家创新型城市 引八方才智蓄势未来


来源:科技日报

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经济总量排名分居山东省的“四五六”,却有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擦肩而过”的遗憾。14个来自海内外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来了,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创新团队、科技项目和高新企业,更孵化着济宁未来的一个个新兴优势产业;

编者按 资源型城市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科教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靠什么支撑未来发展?这是当下许多城市思考的重大命题。因煤而兴:作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煤炭能源基地,山东省济宁市在煤炭产业带动下赢得了发展先机;未雨绸缪:在“煤炭经济”还可以维持几十年的时候,当地决策者却主动进行了煤炭枯竭之后的布局。在市场完善的地方遵循规律,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强势补位。过去几年来,济宁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型之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坚持面向未来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着力做好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人才引进“三篇文章”,并因此成为资源鼎盛时期主动转型的先行城市。

一半产业与煤相关,却不得不面对煤炭产业“黄金十年”的逝去。

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经济总量排名分居山东省的“四五六”,却有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擦肩而过”的遗憾。

丰厚的先天资源,曾为孕育孔孟先贤的济宁赢得“江北小苏州”的美名,也使其在鲁西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发展竞争中一度优势领跑。

全球化格局下,“孔孟之乡”的主政者们却早早有了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创新变革的冲动——如何赢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如何打破经济学中窒息城市创造活力和扩张冲动的“资源诅咒”?

早在2007年,尚处于资源鼎盛期的济宁已开始布局经济战略转型,瞄准新兴工业城市加速推进。如今,济宁一度“煤电独大”的格局已被打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2%,增速超过工业增速,占工业比重达到21%。

“实施‘创新驱动’,是一项关系济宁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这应当成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铁律。”在济宁市市长梅永红看来,营造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平台,下决心把城市转型建立在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人才聚集的基础上,正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路的创新之举。

“无中生有”造平台:牵住创新的“牛鼻子”

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A5栋二层。

“我们为大型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定制的商业智能分析,提供反洗钱、绩效管理等解决方案……”在融拓科技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前,张冰的讲述常常让来访者有些错愕——

一家“潮”到连工商注册条码中都还没有选项的金融工程公司,缘何选择落户济宁而不是金融环境更加优异的广东上海?

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高活性手性药物研究中心、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在这座不到10层的小楼里,还密集驻扎着一个个“前沿时髦”的研发中心和海内外高端创业团队。

800万人口,仅有两所大学,没有一家“国字号”科研机构。毫无疑问,这是一座典型的科教资源匮乏的内陆城市。

然而短短几年间,诸多优势创新资源却迅速汇聚于此,让周边城市的主政者羡慕。

“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强调开放、协作、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因此,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当成为区域和企业推进创新的基础工程。”在梅永红眼中,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等举措,一个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正是济宁人牵住创新的“牛鼻子”、赢得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智慧选择。

湖光粼粼,绿树成荫,灰色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建筑掩映其间。

“没有级别,没有科研编制,没有固定事业经费……”谈起鲁南工研院筹建之初,揽下这个“最有挑战性的活儿”的济宁市科技局局长贺永红笑谈,这棵“引凤来栖”的“梧桐树”生来就与众不同。而要打造一个贴近产业,管理架构、运行机制与众不同的全新科研开发机构又谈何容易,“要自行构架设计,如何运营、达成怎样的目标,谁都不会给你具体的答案……”

南下江浙,北上京津,四处学习讨教;外联高校,内联企业,积极奔波沟通。

发挥民办机构的灵活性,利用背靠政府的优势资源,凭着一股勇于探索敢闯敢试的劲头,鲁南工研院创新出“2+1+X”管理模式,打造了个性化的服务品牌,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2009年10月,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共建的济宁数控技术研发中心来了,这家济宁市引来的首个“国字号”科研机构,从落户开始就瞄准了用数控技术改造提升济宁各类基础示范工程;

2012年10月,曾任张江高科董事长的刘小龙和他率领的一流管理团队来了,依托其深厚的人才资源积累和丰富的科技创新管理经验,不光一个高端服务平台将在工研院打造,科技金融、创业服务等一系列平台的建设,更将辐射带动济宁的中小企业发展;

14个来自海内外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来了,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创新团队、科技项目和高新企业,更孵化着济宁未来的一个个新兴优势产业;

……

短短几年,鲁南工研院陆续拿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两块“金字招牌”,引入清华大学等6家高校院所设立科技合作机构,并结合市内主导产业成立了8个研发分院。

在其带动下,一批紧贴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也陆续发力,成为济宁高端人才聚集的“新引擎”和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孵化的“加速器”。

敢想敢干育平台:让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永不落幕”

车辆蜿蜒如长龙,焦急地等候在工厂门外。

几年前,工程机械“疯狂”的销售盛况,让不少济宁人至今记忆犹新。

2012年,在这个全国第三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一个数字却令人大跌眼镜——全市工程机械销售额下降43%!

市场变化的背后,折射着中国经济形态的巨大转轨。而在梅永红看来:“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传统产业只要有了独门绝技和杀手锏,同样可以实现高速增长。”

荣膺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如意纺”技术即是例证。

一项来源于武汉高校的科研成果,与济宁如意集团“嫁接”后,不仅为传统纺纱技术带来革命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让这家1972年建厂的老国企焕发了蓬勃新生:2012年,如意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综合竞争力问鼎中国纺织服装500强前五;济宁当地一些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被如意收购后,经过技术改造后也都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二者的联姻,正结缘于济宁的一张现代“名片”——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

1999年,深圳,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高交会”首次举办。

2000年,曲阜。还少有人注意到,一场由“孔孟之乡”承办的科技盛会——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同样试图突破科技资源匮乏的桎梏,在北中国架起一座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崭新桥梁。

一个北方小城,承办全国性的科技展会?

这个外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专博会”,却彰显着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求变的决心。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从饱受非议到数年坚守……仅2012年,专博会就吸引了中科院系统12个科研院所、清华大学等60多所全国著名高校,携带80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展参会,成交技术项目和技术合作协议348项。

十几年来,不仅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通过专博会的平台展示、转化,“院士济宁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更让连续举办11届的专博会“变身”济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综合平台。

2011年,第十届专博会撤展当天,尽管展会已经从3天延长到一周,不少展台前仍围拢着意犹未尽的洽谈者。

此情此景,让一直锐意创新的贺永红陷入了沉思:“能不能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专博会?”

敢想,更敢干。

2012年11月,一个旨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迅速成立。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资源共享,依托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企业管理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和信息化支撑平台五大配套平台,这个致力于技术产权交易服务的机构甫一诞生,就在鲁南乃至黄淮海地区独树一帜。

“对于科技系统而言,创新的关键在于改革,如何跳出框架更多地为企业服务正是我们要做的。”

一个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平台搭建,一个个不落窠臼的创意之举。无论是诞生于10多年前的专博会,搭载3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济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还是如今的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这些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的“点子”,却日益成为古老城市焕发活力的一个个亮点,更为济宁推进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聚拢了“一把好牌”。

“推心置腹”引平台:长入创新驱动的“DNA”

“我当时在济南连房子都买好了。”

2010年,贾中青几乎是“铁了心”要离开济宁,和他意见一致的,还有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的上上下下。

待遇低,留不住人,地方项目来源少……1990年大学毕业就进所的贾中青,目睹了这个比省科学院历史还要悠久的“老字号”研究所一直以来的尴尬。

2009年省农科院水稻所从济宁迁走,更让时任副所长的他坚定了到济南找“娘家”的决心,“事实上,当时所里已经有一半人去了济南,要在院里拿到几十亩地也肯定没问题”。

从科技部履新济宁,梅永红几乎一到任就听说了这个坏消息。

不能让他们搬走!

为了留下激光所,济宁市祭出了一系列“狠招”:上省城找院领导谈,到所里找领军人才谈,多方寻找融资渠道,四处推荐优秀项目,科技新城的产学研基地还特意为激光所辟出了崭新的办公场所……

一系列用心良苦的举措,不仅感动了“一心要走”的激光所,还出人意料地挖来了“富矿”——山东省科学院要在济宁建立分院。

“等建好了,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自动化所6个研究所及相关企业、创新团体都将陆续进驻。”在与济宁政府的密集互动中,贾中青赫然发现,这个自己生活多年的内陆城市正尝试走出传统羁绊,长入创新驱动的“DNA”。

选择留下,对于他和激光所而言,已经意味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如今,就在“没挪窝儿”的激光所,下属的4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纷纷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翘楚”,光纤传感网络等技术更在济宁的煤矿安全防护中“大展鸿图”。

“济宁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能否走得更稳健、更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育我们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人才优势。”要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之路的“华丽转型”,梅永红对济宁的现实选择有着清晰而冷静的认知。

在区域人才和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如何让诸多优质资源“百川汇流”?

引来中科院计算所设立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争取到国家LED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十大创新服务平台”陆续开工建设,7个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个被引入或留下的科研院所,一个个精心营造的高端平台,平台建设上频出的“大举措”正成为济宁汇拢技术人才、发力未来的“蓄水池”,成为高新项目的孵化基地和区域创新转型的重要推手。

“打造鲁西南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网络的关键节点城市。”2011年,《济宁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如是展望。

打造一系列不断健全完善的高端研发平台,实施一系列针对产业转型的培育工程……宽阔的崇文大道旁,凌空绽放的五色烟花,正描绘着一个传统资源城市转型新生的未来图景;

景观水岸边,不停变换色彩的“科技之翼”,更承载着古老“孔孟之乡”振翅跃升的炫彩之梦。(本报记者 张琦 孙明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延亭]

标签:传统资源型城市 城市转型 创新型城市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