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聊城古楼西重现古棚 古棚老街自此名副其实


来源:聊城新闻网

原标题:聊城古楼西重现古棚 彰显老街辉煌史 称赞: 体现古城历史文化的好景观 依水而建的古棚为木质结构,略呈四方形,底部长宽各约5米,檐部长宽各约6米,总体高度5米有余。四根直径约30厘米、高近4

原标题:聊城古楼西重现古棚 彰显老街辉煌史

称赞: 体现古城历史文化的好景观

依水而建的古棚为木质结构,略呈四方形,底部长宽各约5米,檐部长宽各约6米,总体高度5米有余。四根直径约30厘米、高近4米的朱红色圆柱立于四角。顶部灰脊简瓦,四个角脊处分别立有三个造型迥异的吻兽,镂空雕刻的古朴木质纹理,造型简约、秀丽俊朗,将古棚的文雅艺术风范发挥到极致。四面环水、红花绿叶相称的雅致环境更为这处古棚平添了许多灵气。它无疑让行走在城市喧嚣中的人们,找寻到一份珍贵的属于世外的安详宁静。

这处古棚为何而建,它又有何意义?年近六旬、原居古棚街的老居民孟宪忠解惑道:“过去,西口向北是古棚街,那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而此处新建的古棚就是为了彰显老街历史,尤其是体现其浓郁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使其变得名副其实而建造的。”

旧景:关公像供奉东壁 元宵节张灯结彩

这座新建古棚距离清代建设的原始古棚位置,大约向南移动了120米。“我听上辈人讲,古棚清末就存在,它是全木结构的敞棚,并横跨街心,棚内雕梁画栋,东西两面有墙壁,东墙上半截的壁洞中还供奉着关公的小型塑像。”孟宪忠回忆到,“平时行人在下面穿行而过,阴雨天可以进入棚里避雨。附近居民喜欢坐于棚下乘凉、喝茶聊天。元宵节时它还被当做灯棚使用,张灯结彩、灯火通明、舞龙灯、鸣鞭炮,气氛十分热闹祥和。”

古棚街曾经名人辈出,古棚下也流传着很多的佳话,“复建古棚能让人联想起古代发生在这条街的史实、轶闻、佳话及趣事,它有助于古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因此说,古棚是一座体现古城历史文化的好景观。”孟宪忠赞赏道。

佳话:胡煜堂治痈有术 傅斯年书声琅琅

原始的古棚位于古棚街,据孟宪忠介绍,老古棚前路西第一家,晚清时有一位外科名医胡煜堂,“他使用独特秘方熬制的特效膏药,能治疗各类痈疽”,胡煜堂曾给山东巡抚丁宝祯医治毒疮。丁宝祯病愈后,亲笔写下对联送来,胡煜堂在古棚下与他依依惜别,“这副对联内容是:‘唯有仁心得仁术,不为良相作良医。’胡氏后人将其珍藏了几十年,到“文革”破四旧时,被焚毁了。”孟宪忠惋惜道。

而古棚街北部路东,民国年间还有一位著名中医王省三,他先后在聊城、济南行医。孟宪忠赞叹道:“王省三的学识很丰富,尤其精于对瘟疫、时疫的诊断。对贫富病人一视同仁,绝没架子,更不计较诊金。因此,几十年来,每每被古城老人提起。”

与胡煜堂对门而居的是著名塾师孙玉璋,他是岁贡生,在家设私塾教学,“最令孙达臣引以为傲的是,在他一生培养的学生中走出来一位著名学者及史学家——傅斯年。”孟宪忠介绍,孙达臣对傅斯年循循善诱、耐心教导,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那时,孙达臣常领学子们在古棚下读书,傅斯年洪亮清晰的书声给邻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趣闻:讲故事秀才扬名 听故事吃包子烫了脖子

作为孟氏后人的孟宪忠,提及一道古棚街值得称道的地方名吃——孟家包子。“它创于清光绪年间,到现在一百多年了。民国年间,东昌府孟家馆赫赫有名。是古城中唯一被地方史书广为记载的包子品种。”孟宪忠自豪地说。

据他介绍,孟家包子又名孟家灌汤包,表面光滑柔软,不渗汤,汁多味美,食后回味悠长,“最初创制时,是以刺猬油为秘制调料的”。

孟宪忠回忆,关于孟家包子还有趣闻流传。民国早期,在古棚以西几十米居住的清末秀才李守素,平生执教私塾,他博学多识,而且特别喜欢讲述故事,空闲时他便坐于古棚下开讲。李守素最好谈鬼说狐,且故事情节特别吸引人。“都知道他讲得好听动人,远近的人们争相赶来,古棚周围经常围着几十人在听。”

某日,有人刚在孟家馆里买下灌汤包,他边吃边听故事。结果听得忘我入神时,左手包子中的油水顺着手腕流到了胳臂。因他右手里还托着三个包子,实在没办法擦,就只好抬起左臂用舌头去舔油汁,“这人舔胳臂时,左手举到了头后脖颈处,结果那包子里的油水全都顺势灌进了脖颈里,‘吃包子烫脖子’就成了孟家包子的一则轶闻。”孟宪忠笑呵呵地说。

展望:旅游商业为主流 重点展示工艺品

据古城保护与改造相关规划,古棚街被确定为“旅游工艺品特色街”。

由于西口稍东就是聊城县衙,而古棚街北头就是东昌府府衙。古棚街作为县衙和府衙相连接的必经之路,其旅游位置尤其突出。附近的楼西大街被规划为旅游商业街,向西的十县胡同定位为地方小吃特色街,北部的道署街则是名著文化特色街。处于三街之间的古棚街,将与此三街形成共同的以地方特产为主导的商业文化旅游区域。

据了解,古棚街建成以后,临街建筑基本以商铺为主,聊城特产的雕刻葫芦、木版年画、剪纸、面塑、脸谱、泥哨、泥娃娃、牛筋腰带等艺术产品都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条街上,让来聊城旅游的客人在欣赏美景、领略历史韵味的同时,感受聊城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古棚 聊城 老街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