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市委书记林峰海:“东融西借”是聊城最大机遇


来源:聊城新闻网

如果我们发展慢了,将会步步被动,处处受限;如果不大步向前、奋力赶超,聊城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林峰海在讲话中表示,“东融”,就是全方位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在融入发展中实现在山东西部率先崛起。

4月12日,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在中共聊城市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介绍说,“东融西借”,是聊城的最大机遇,“跨越赶超”,是聊城的唯一选择,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

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关键是从现在到“十二五”末的这三年,必须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自断“后路”、背水一战,打一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三年“进二争三”(即三年内在全省前进两个位次、力争前进三个位次)的攻坚战,向全省中等水平迈进一大步;在此基础上,“十三五”继续跨越赶超,力争在“十三五”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打好攻坚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一年接一年地打好硬仗,一步接一步地完成赶超任务。今后三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必须实现:2013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生产总值2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亿元,城镇化率43%;2014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生产总值27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0亿元,城镇化率46%;2015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生产总值3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0亿元,城镇化率50%左右。

形势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不奋力赶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近年来,聊城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677亿元,居全省第7位;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6%;粮食产量达到116亿斤,实现“十连增”;蔬菜总产达到1440万吨,名列全省第一。

在发展支撑上,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社会环境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经济增长的幅度,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林峰海在讲话中表示,虽然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很大,但是在近年来全省各市竞相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的速度明显慢了,感受到空前的危机和压力。在全省经济的“大盘子”里,我市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3%,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6%,明显低于全省6%的人口占比,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们过去常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现在的情况是‘标兵’越来越远,完全意义上的‘追兵’已经没有了。” 林峰海在讲话中表示,2012年,我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与“标兵”相比,青岛是我市的6倍,烟台、潍坊是我市的3倍,淄博、济宁是我市的2倍;与曾经“并列”甚至是“追兵”的市相比,我市比枣庄少12亿元,比德州少16亿元,比菏泽少36亿元,比滨州少46亿元。以县域为单位来比较,2012年,全省140个县(市、区)中,地方财政收入过100亿元的1个,过50亿元的10个,过30亿元的31个,过10亿元的94个,而我市只有3个县过10亿元,最多的茌平县也只有18亿元,多数县在全省的位次不进反退。从乡镇这一级看,全市135个乡镇中,地方财政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有75个,500万元以下的有44个。

林峰海说,在这种状况面前,每一个负责任的聊城干部都会有一种“脸红”、“心跳”、“坐不住”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各级干部的危机意识不够强、发展压力不够大、创新办法不够多,工作精力没有完全聚焦到发展上,没有完全聚焦到抓投入、抓项目、抓招商上。2012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我市完成1260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4.2%,是青岛完成投资的30%,烟台、潍坊的40%,比德州少140亿元。这样下去,聊城不仅是不进则退,而且是不快进、大进就是退。其影响的,不仅是聊城的荣誉、干部的脸面,更重要的是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在区域竞争中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最终损害的是聊城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发展慢了,将会步步被动,处处受限;如果不大步向前、奋力赶超,聊城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中原经济区 聊城 地方财政收入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