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寻全沾蓉成长遗迹 家人忆生前生活细节(图)


来源:齐鲁网

全沾蓉家大门紧闭 全沾蓉的爷爷奶奶都身患疾病。 爷爷奶奶家里一贫如洗。 全家屯村碑。 村民对全沾蓉的印象都是觉得他很懂事。 胶东在线网3月21日讯(记者侯嘉伟李婷婷实习生孙宏宇)3月20日,

全沾蓉家大门紧闭

全沾蓉的爷爷奶奶都身患疾病。

爷爷奶奶家里一贫如洗。

全家屯村碑。

村民对全沾蓉的印象都是觉得他很懂事。

胶东在线网3月21日讯(记者侯嘉伟李婷婷实习生孙宏宇)3月20日,烟台莱阳籍消防战士全沾蓉在苏州一火灾抢险中英勇牺牲。21日下午,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奔赴全沾蓉的家乡莱阳市柏林庄乡全家屯村,在那里见到了全沾蓉的亲人和邻居,他们向记者诉说起对全沾蓉的惋惜与不舍。

村民说,他特别的懂事好的没话说  

“从小就看着他长大,孩子特别懂礼貌,见人就打招呼”,邻居曲玉库回忆起全沾蓉,低沉的声音中流露出惋惜,“现在村里都知道他牺牲了,太可惜了!多好的孩子啊!”  

村民曲志龙跟记者说:“大勇(全沾蓉的小名)可懂事了,人好的没话说!”他抬起右手揉了揉红红的眼眶,叹了口气,“他心肠好,脾气也好,俺们从来没见他跟家人吵过架,很听话。他爹是老师,人家有学问,会教(孩子)。”曲志龙顿了顿,又说“大勇这孩子啊,孝顺!每次回家,先去看他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买东西送去。”

在村头,记者还遇到了全沾蓉一家的邻居史玉英,趁着在田间干活的间隙,史玉英告诉记者:“全沾蓉当兵之后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来都会帮他妈妈收拾家里还下地干活,听话懂事。”她面对镜头很羞涩,一再说自己不会说话,但是一回忆起全沾蓉,她还是不断地说道“那个孩子特别懂事……真的,从来没看见他在村里‘闲晃',真是可惜了,他妈妈不难受死了…”

谈起全沾蓉的小家庭,史玉英显得很自豪:“全沾蓉的媳妇是个大学生!俺村里哪有大学生啊!多好哇!她是东北那边的,去年他们刚生了个小孩。”史玉英揉揉眼睛,接着说:“才几个月大的娃,都还不会说话,唉……”史玉英沉默了,摆摆手,吸着鼻子不再说话。  

爷爷说,孙子在外面平平安安就行  

在全家屯村村南头一处破败平房内,记者又见到了全沾蓉的爷爷和奶奶。全沾蓉的奶奶已经年过八旬,因严重脑血栓,目前已处在弥留之际。见到记者到来,全沾蓉的奶奶轻声呻吟着,似乎有话要对记者说。断断续续中,记者听清了奶奶想要表达的意思--她舍不得孙儿,她想念沾蓉。  

全沾蓉的爷爷全德坤也79岁了,他告诉记者,老伴儿得知沾蓉牺牲的消息后,病情更加严重,“不知道她还能挺几天,沾蓉走了对她也是个致命的打击。”在一间阴暗的内屋,记者看到了全沾蓉给爷爷奶奶买的牛奶、香烟等礼物。“孩子每次回来看我都带不少东西,很孝顺。”  

记者发现,全沾蓉的爷爷奶奶都是重病缠身,家里也是一贫如洗,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俺们也不硬指望孙子挣多大的钱,他在外面好好干,别给家里丢人,在外面平平安安就行,可现在…”说到这里,全沾蓉的爷爷已是泣不成声。

老师说,他是个好学生,从小喜欢帮助别人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记者辗转找到了全沾蓉的小学老师徐卫东。徐老师已经退休五六年了,但回忆起全沾蓉还是很有印象,徐老师说:“全沾蓉小时候在学校里老实本分,学习也积极认真。”

谈到全沾蓉的牺牲,徐老师显得有些激动:“这孩子太可惜了。”据徐老师说,全沾蓉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就很喜欢帮助同学,每次捡到东西都及时交公。“他在小学的时候语文学的最好,还是学习小组组长。”徐老师回忆说。

全沾蓉当时所在全家屯小学的如今已经拆掉,断壁残垣边上堆积的是成捆的玉米秸子,记者试图联系全沾蓉的同学,但因他的同龄人多已外出打工而寻找未果。如今,全沾蓉牺牲的事情已经在乡间传开了,“我听说有以前的学生打听他的事,都为他感到可惜。”徐老师说,真是老天无情,这么年轻这么好的孩子就这样走了。

村委会计说,沾蓉家人都很好,很和气

村委的会计曲志成向记者介绍,全家屯共有70户人家,260余人。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村里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全沾蓉家有5亩地,平时都是全沾蓉的母亲马校磊在操持。全沾蓉的父亲全福曾是一位小学老师,57岁的他已有30年的教龄,在多所乡村小学兼任老师,退休之后还在附近村子杨家畽小学当内勤,周六周天回家帮妻子料理农活。曲志成说:“全沾蓉家庭条件挺一般的吧,但全家人在村里都很有威望。”他指了指全沾蓉家的后窗,“全家人,包括沾蓉的老婆孩子昨晚都去苏州了,现在没人了。”

曲志成吸着烟,低声说道:“沾蓉人真是好得没话说,他家里的人也很好,很和气。他父亲是老师,也许比较会教育孩子吧,一儿一女,一家人没见吵过架。

”沾蓉这孩子,从小就助人为乐,老实本分,他上学后我们倒很少见过他了。“曲志成把烟掐灭,语气很沉重:”他牺牲这事,我们都很难过,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在外边也当了十多年的兵。我们都觉得很惋惜,孩子人很好,没让爸妈费心过,这一下子就走了,太可惜了!“曲志成摇着头说。

<记者手记>全家屯虽然比较落后,封闭,但村民的朴实善良让我在漫漫路途的困顿中却不觉疲惫,反而倍感温暖。在挖掘新闻事件的瞬间,我们仿佛和全沾蓉有了更深层次的对话。冥冥中,他似乎在暗示我们,他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或许也熏染于这里古朴的乡情民风罢了。斯人已去,这里的一草一木也已变得庄重肃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沾蓉兄,走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初晓芳]

标签:忆生前生活细节 全沾蓉成长遗迹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