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宜兴竹海 穿梭于含蓄与清朗之间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原标题:竹韵流淌中国意境,创意释放文化张力 宜兴竹海 宜兴竹海 宜兴文脉醇厚,自古以来文风盛行,素有“教授之乡”之美誉。从善卷洞隐士文化的惊鸿一瞥,到全城书画茶道文化的清新雅致,都令人记

原标题:竹韵流淌中国意境,创意释放文化张力

宜兴竹海

宜兴竹海

宜兴文脉醇厚,自古以来文风盛行,素有“教授之乡”之美誉。从善卷洞隐士文化的惊鸿一瞥,到全城书画茶道文化的清新雅致,都令人记忆犹新。

到宜兴,赏玩紫砂,品过香茗之后,不得不去领略一下竹海的风情万种,身处清幽深邃的竹林,那可真是清风徐来,神清气爽,感受俗世和世外桃源两重天的穿越之感。屈身捧饮一汪或渗透,或滴漏,或蜿蜒于竹林之间的泉水溪流,甘冽香甜,赐予彻骨般的透心凉,那是太湖之源的甘露,滋润心肺,洗涤精神。

紫砂文化让宜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愈发厚重,优质的竹海自然资源让宜兴跻身“国家园林城市”之列更名副其实。如今,宜兴左拥紫砂,右抱竹海,开启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新征程。

宜兴竹海风景区闻名遐迩,有“华东第一竹海”之美称。一棵棵体挺叶茂的竹子,站立成一层层铺景叠翠的波浪铺展而去,浩浩荡荡延绵数十万亩,横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

竹子这一寻常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精神意韵。

竹子青翠挺拔、奇姿出众的形象,一直是圣人贤士独立人格的写照,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诠释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安于物质清贫,寻求精神超脱的人生志向。

最重要的是,竹子还是华夏文明数千年历程中重要的书写材料,在丝帛和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成为重要的“显示器”。先秦时期,以竹为杆的毛笔,又成为简易、便捷的书写工具,进而产生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并一直传承至今。

除去竹子在文化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它还被广泛采用于中国人生产、生活及宗教、风俗的方方面面。苏东坡曾概述竹子的用途,“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子以其玉树临风的轻巧姿态,演绎并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如果说宜兴的紫砂壶渗透着细腻和悠远的意境,那么宜兴的竹海,则蕴含着含蓄和清朗的个性,二者结合,完美地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容乃大、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之风。

相关新闻:

标签:宜兴 竹海 穿梭于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