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返程路:信息不对称引发机场风波
2014年02月10日 08: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卢义杰
听天气预报提示北方将降雪后,计划从河南商丘自驾回北京的刘芸(化名)开始“积极备战”。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刘芸返程的2月5日,“河南高速公安”、“山东高速出行服务”等官方微博及网站定时发布了一些路段的交通信息。
原标题:信息短缺阻春运返程路 信息不对称引发机场风波
信息短缺阻滞春运返程路
听天气预报提示北方将降雪后,计划从河南商丘自驾回北京的刘芸(化名)开始“积极备战”。她的轿车里,放进了枕头、被子、毯子,也带上了水果、热水,甚至还有车载的可加热饭菜的小电饭锅。
商丘到北京约700公里,走高速,正常情况下8小时就能到达。“我们2月5日早上8点出发,心想最迟晚上7点到京。就算再堵车,晚上12点前怎么也会到的。”刘芸说。
让刘芸意外的是,她和家人不得不在中途留宿一晚,直至2月6日傍晚,才到达北京。
在刘芸看来,高速公路实时路况信息是春运的稀缺资源之一。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交通信息供应不足的现象,在公路、民航、铁路甚至旅客到达目的地之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每逢春运、节假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及时地把信息发布给道路、交通设施的使用者,如何迅速、准确地发布交通状况,这是我们过去都不太重视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陆键认为,目前,国内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工作还不太完善。
他表示,交通信息实时发布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未来需求量很大,“这项工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高速路况信息混乱
什么时候能上高速?对于刘芸,这是一个问题。她没想到,自己原计划的高速之旅会变成沿省道穿行。
她所在的县城位于连霍高速边上。这条连接江苏和新疆的道路是国内高速公路路网的横向干道之一,刘芸设计的路线是,先入连霍高速,再转济广高速北上。
虽然启程时还没下大雪,但一切并不如意。8点半,在县城边上的高速入口,刘芸发现很多车停在原地等待,有些车正在往回开,“那个入口我上不去”。
她决定沿着省道开往商丘市,因为那儿的高速入口较多。可没想到,商丘市的高速入口依然是关闭的。
“老家和商丘的高速入口都有交警,拦着路,跟大家说要绕道。”刘芸说,丈夫下车询问交警什么时候能通行,“交警说,他们也是听上面指令,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通行”。
那时,刘芸还不知道详细路况。据媒体报道,当天6时到8时,连霍高速商丘段连续发生7起交通事故,40辆车追尾。事故现场是在上午10时清理完的,而这时,刘芸还在商丘境内,“车祸加雨雪天气,即使上了高速也会堵车”。
商丘与山东交界。刘芸沿着省道,试图在山东境内上高速。终于,在离开老家100多公里之后,她从山东曹县勉强进入了高速公路,随后来到山东菏泽的高速出口。
此时已接近午饭时间。刘芸一下高速才发现,旁边的高速入口是封着的,“这等于,我下了高速,就没法再进高速了。”
刘芸没能进入菏泽、菏泽北的高速入口。随后的山东黄镇、阳谷、聊城等至少11个入口她都无法进入。当天晚上,她和家人不得不在山东阳谷住了一宿。
大雪从刘芸进入山东境内后开始下起来。家人在加油站时发现,车轮与车体间的空隙结了冰,他们忙用救生锤把冰块敲碎。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刘芸返程的2月5日,“河南高速公安”、“山东高速出行服务”等官方微博及网站定时发布了一些路段的交通信息。不过,上述微博的评论、转发数量并不多。
刘芸告诉记者,部分官方微博的信息不完全准确。比如,11点半时,她在微博上看到信息称商丘市双八站已经放行,事实上,她在双八站等到12点还没有被放行,“可能信息和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一致。”
也有一些网友反映,在通往某一高速入口的途中,他们才在网站或微博上得知入口封闭的消息。有的网友则说,他们不知道入口封闭后该如何绕行。
尽管如此,微博仍成为刘芸获取路况信息的主要方式。出发前和快到高速入口时,刘芸或家人都会检索相关微博。
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收听广播。但刘芸发现,广播时不时插播歌曲,不能做到实时播报,且一些路况信息不是她所想知道的。
这样的情况暂时没有好转。2月9日16时,“河南高速公安”微博发布消息,提示“大广高速豫冀省界站和宁洛高速豫皖省界站出省方向车流量非常大,车多拥堵,请提前绕行”。
而至少4个小时前,已有网友发微博称:“多日来大广高速豫冀界收费站,排队车辆延绵数公里,交通大拥堵,河南高速管理当局干什么去了?”
信息不对称引发机场风波
交通信息不畅带来的阻碍,不止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刘芸启程返京的当天,河南郑州机场间断性地关闭三次,次日发生的矛盾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郑州机场航站楼派出所所长主军强事后公开表示,事发当天,机场因大雪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几千名旅客滞留。
矛盾即所谓“郑州机场被砸事件”。2月6日晚上,多家媒体微博援引网友“拖延症晚期的蔚小姐”的消息称:“让你们感受下延误后的旅客多疯狂,柜台电脑什么的砸得稀巴烂。郑州机场又关闭了,我们已经连续加班二十四个小时没合眼了,都不敢出去,一出去就被围攻就被骂。”
2月7日15时40分,郑州机场方面否认了上述说法,称网传消息存在虚假和夸大,航班已经全部恢复正常。事发当天,“极个别旅客对航班延误影响行程情绪激动”。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公布的机场监控视频中看到,2月6日0时19分,郑州机场中国南方航空问询处的柜台前围着数十名旅客,3名民警站在柜台附近。随后,一名男子往柜台砸矿泉水瓶,另一名男子则将水状物泼向工作人员。
央视报道称,监控视频中,没有出现旅客砸柜台、电脑等行为。
不过,在多位目击者看来,这场矛盾显然与机场、航空公司的工作方法有关。一位网友说,他的航班本应在2月6日8时起飞,但一直延误。下午3时,他们被安排登机,而两小时之后又被要求离开飞机。
一番折腾之后,他的航班于深夜起飞。
网友“渊远流长-厦大”则用“信息不对称”形容2月6日的登机。按照他的说法,一些滞留旅客深夜在机场候机时“想睡不敢睡”,他多次被工作人员告知“可能起飞”,但“还没消息”。
滑稽的一幕是,临登机前,电子显示屏提示他应在“10号登机口”登机,服务总台告知登机口是“14号”,但其实登机口是16号。当被同伴拉到正确的入口时,他感慨登机“匆匆成功”、“毫无秩序”。
记者尝试通过微博与上述目击者联系,但截至发稿时均未收到回复。此前,多家媒体的报道侧面印证了网友的说法。
“尽管机场工作人员辛苦保障乘客出行,可因信息发布不到位,不能得到乘客的理解,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河南商报》一篇报道评价此事时称。
报道称,机场一位客服部调度人员连续工作30小时,仅吃了一顿饭,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作为地面调度,她要对接多个部门,若航班晚点,还要联系、安排住宿等事务。
如果航班发生延误,有时延误时间可以准确计算,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延误时间是无法准确告知的。
记者注意到,因航班延误而发生的冲突屡见媒体报道。多位网友在微博上称,他们对因为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可以理解,但不希望信息被阻碍。当航班延误时,住宿、天气、转乘航班、其他交通工具等信息成为较大需求。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