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杭州:老运河 新风景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拱墅区旅游科科长饶军说,“申遗旅游线上的推出的景点,很多都不是纯粹为了盈利而经营的,更多的是一种运河文脉的传承。

原标题:杭州:老运河 新风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是大运河的起点。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列入了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此后每一年,运河在杭州的风景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还河于民

记者从小河路吉祥寺弄步行到拱宸桥,身边来来往往的居民不少,而且悠闲自在:有在桥边亭子小憩,有在运河边茶馆喝茶,有带着小孩散步老街……

“以前环境太差,很多人能搬都搬走了。”家住运河边的陈阿姨用杭州普通话笑着称赞:“如今环境好了,现在每天早起,习惯来这里走走,坐坐。”清晨推着孙子出来玩的俞卓也感叹:“虽然变化大,但在这应该是最能感受老杭州气息的地方了。”

从2002年开始,杭州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按照截污、清淤、驳坎、绿化、配水、保护、造景、管理的要求,通过实施水体治理、路网建设、景观整治、文化旅游、民居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运河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商贸功能和居住功能,力争将运河(杭州段)打造成为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点、运河特色的景观河、文化河、生态河,成为展示杭州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世纪“新地标”,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杭州“塞纳河”。

“如何还河于民?杭州提出了运河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杭州市旅委副主任赵弘中说,杭州对运河综合治理的提出,应该从1982年就开始了,当时提出了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是江河沟通工程,从艮山门向东开凿了6公里,船可以从运河直接开到钱塘江了;从1992年到2000年,花了整整8年时间实施城北截污工程。2001年,在杭州“十一五”发展专题报告会上,人大形成决议,提出了运河综合治理的十六字方针,对整个主城区运河进行疏浚、修缮,对环城北路以南,通过道路整治进行截污纳管,进行综合管理,这个花了3年时间。2003年,从运河综合治理再提升到运河综合保护,列入了杭州十大工程之一,并成立专门的运作机构,先花了两年时间重点搞规划,真正对运河主城区启动综保工程是在2005年。2006至2012年,杭州又先后七次推出‘新运河’,运河综保工程的还河于民成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在杭州运河官方网站上,运河年鉴清晰可见赵弘中所说的运河大事记。

雏形初显

随着综保工程的持续推进,杭州运河通过扎实推进4A级景区创建、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空间的全域化、培育特色优势发展滨水经济等举措,朝着“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战略目标雄伟迈进。

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高小辉介绍说:“通过运河大保护和大建设,2012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杭州运河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黄金旅游线。”高小辉说,运河旅游要实现新的台阶发展,必须首先做到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空间的全域化。“在这方面,我们近期的重点工作就是开工建设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

据相关资料介绍,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位于运河天地工业遗存地块以北,以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为特色,含公交首末站、游船码头换乘、公共卫生间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服务设施,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

“另外,通过培育特色优势发展滨水经济也是我们的一大举措之一。在文化园区这块,主要依托运河文保建筑和运河工业遗存,继续做好富义仓、大河造船厂、桑庐、浙窑和长征化工厂等工业遗存的经营管理,大力发展现代文创集聚经济。”高小辉说。

近年来,为了将运河旅游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精品旅游,杭州还将进一步凝练文化主题,丰富旅游产品。“龙泉青瓷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我们通过在运河设立一个窗口,把包括瓷器、刀剑、茶文化等中国文化元素展示给大家。”杭州剑瓷视界艺术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琦告诉记者说:“我们现在推出很多文化产品,有很多也是与运河元素结合开发的,如湖墅八景、拱宸印象等瓷器,就得到了很多愿意了解运河文化的外国游客青睐。”

目前,杭州正紧紧依托旅游国际化发展大环境,以大运河整体申报世界遗产为契机,借势联动西湖风景名胜区已形成的国际性品牌效应,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运河工美馆群、“城市·人·灯光”国际大奖——杭州运河夜景等亮点为主要吸引物,加快运河旅游国际化推广和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有效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迎合国际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

据统计,2013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含塘栖古镇)累计接待市民游客总量达1251.74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1174.74万元。景区正在迈入一条良性、健康、稳定的旅游成长道路,“世界级旅游产品”雏形初显。

文化传承

2013年9月22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印度专家莉玛·胡贾女士,对大运河(浙江段)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评估,其中杭州为重点考察评估对象。

考察期间,莉玛·胡贾对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体制健全,成立了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二是法规体系规范,颁布实施了《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签署了《大运河遗产联合保护协定》。三是文化展陈多样。四是公众参与广泛。各遗产展示馆、遗产区标志标牌等对公众开放,使运河保护深入人心,如京杭运河博物馆的心愿柱上贴满了杭州市民对运河申遗的祝愿。

据介绍,大运河(杭州段)申遗和保护涉及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杭州城市河道,点多线长面广,涵盖杭州市上城、下城、拱墅、余杭、滨江、萧山等6个城区。为了全面推进运河“申遗”顺利进行,杭州市建立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城联动助力“申遗”。今年6月,大运河申遗的最终结果也将尘埃落定。

为了更好推进和宣传大运河申遗工作,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能够感触和体验到运河文化的魅力,今年4月18日,杭州市拱墅区商贸旅游局和杭州运河集团旅游运营中心联合推出杭州运河深度游产品“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

据拱墅区商贸旅游局局长宋月明介绍,杭州申遗旅游线采取了“一票多点”的形式,囊括了运河漕舫、香积寺、老开心演艺、剑瓷视界、富义仓·韵和书院、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等杭州运河沿线深度旅游体验的精华。

当天记者跟随着旅游线重走了一次“老运河”。不管是在桥西历史街区的老开心茶馆里听听杭州曲艺、非遗文化的“小热昏”,感受老底子最纯正的杭州市井生活,还是走出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参观由旧厂房改建的工美馆群落,细细品味杭城知名的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又或者是去手工活态展示馆跟着老师傅一起动手学做一番,抑或是悠闲乘着运河漕舫,体味大运河“活着”的魅力……这条申遗旅游线无疑是深入体验老杭州的最佳“新风景”。

杭州运河集团旅游运营中心营销总监赵小霞介绍:“这条线路是我们配合2014大运河申遗年精心打造的,这条线路不太适合走马观花式的粗放型游览,而是为更细致、更深入、更优先的漫游者量身订制的。立足大杭州旅游,如果说西湖是许多游客的一个必到点,那么大运河则是了解杭州城市历史和人文风情的一个关键点。西湖、西溪是从景观上去感受文化的,而运河则是用文化去还原城市的景观,需要我们进一步感觉。”

拱墅区旅游科科长饶军说,“申遗旅游线上的推出的景点,很多都不是纯粹为了盈利而经营的,更多的是一种运河文脉的传承。”

在老开心茶馆,记者碰到经营这座茶馆的总经理周鹏,30出头的他,现在承担的职责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小热昏”。他说,“我父亲是‘小热昏’的传承人,从事戏曲演出50多年,如果对这个非遗文化不加以保护和传承的话,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所以,针对喜欢传统曲艺的爱好者,我们开设了培训班并进行免费教学,到现在已经近7年了。老开心茶馆对外开放两年多,也是非营利的。主要还是为了宣传我们的非遗文化‘小热昏’,让更多人走近她。”

“这条旅游线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活态非遗历史,全身心体验运河文化,是一条高附加值的‘一程多站’旅游联游,在市场上推出,将会给游客以‘不一样的运河游产品’和‘非常具有运河特色文化精髓的个性游产品’感受。”杭州市金河旅行社有限公司吴伟评价说。

“运河的综合保护无止境,就像有一道接力棒,要一棒一棒传下去。”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党委书记李包相说,“大运河在杭州呈现了一幅‘流动的中华文明,休闲的天堂画卷’。一如既往地充分规划好、保护好、发展好大运河杭州段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以国际高标准来提升杭州运河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品牌衍生力与产业带动力,将杭州运河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我们一直在行动。”

 

没有体面生存何来优雅重生

陈履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文化遗产如何在新的时代优雅重生?首先是要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体面的生存,才能有优雅的姿态,如果没有体面的生存,那么就难以有优雅的重生。因此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应该尊重文化遗产,不能吃祖宗的饭丢祖宗的脸,不能把文化遗产作为开发获利资源。

我们很难框定什么是重生,但是我这里想说的是重生不是翻新、不是铺道路、不是建隧道、不是修栏杆、不是挂灯笼,也不是建宾馆,更不是各类名目的商业利用。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不可再生,因此对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面临文化遗产越来越明显受到各类破坏的时候,如果基于目前的科技手段,我们对破坏无能为力,尤其是受到不良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破坏,这是难以原谅或者是需要受到谴责的一种行为。无疑,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理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除了客观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手段以外,人的因素包括保护的理念、公民的素养等等,在整个保护工作中有着主导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大到区域的保护和整体的规划,小到一些类如道路的修件、栏杆、警示标志增设等等,这些细节无不表现出保护的水平以及保护工作的文化涵养。

所以,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提升我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的水平,使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世界所有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存状况是一致的,达到相似的一个水平。

只有利用好才能保护好

黄怒波:

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

现在中坤是世界上拥有景区最多的公司,我们拥有100多个景区,几乎全部都是古村落。像普洱,有些人不认为是景区,我一看几百年的茶马古道的古房子、古院子都在,应该把它保护下来。

保护的问题有很多人注意,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很有问题。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保护,石头会烂,没有一个国家有那么多钱把遗产保护起来。我从去年开始走了一些国家,去了哥伦比亚、阿根廷、法国、德国,我看了这些国家所有的文化遗产,主要是研究这个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看当地的文化遗产的原住民和游客的关系问题,然后分析他们对未来的看法,收获很大。

我发现一个问题,凡是利用得好,保护得都好。凡是利用好的,都是这个国家旅游的热门地点。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之前故宫里面开了一个星巴克,一部分人闹翻天了,事实上,我在德国、法国走完了所有的文化遗产,看到没有一个文化遗产不利用的。就在马丁路德最后发现《圣经》的几百年的古堡里,最上面就是五星级酒店和咖啡厅。挪威的文化遗产也全是卖儿童服装和首饰的商店,他们都是通过合理的利用来获得保护资金。在这些方面,我觉得中国的文化遗产要回头仔细想想。

宏村为什么保护得好?就是因为利用得好。现在的村民对门票收入不在乎了,家家户户每年靠家庭餐馆、家庭旅店、卖竹子做的旅游产品,每年挣三四十万,现在是中国最富的农民群体之一。在探讨可持续旅游的问题上,一定要研究利用的问题。保护都没问题,都有法规。所以我个人认为,以当下的眼光探讨遗产保护的问题,可能最重点的是探讨如何利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把它解决好,可能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遗产保护人人有责

罗家良:

新加坡驻华大使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所以,我们不像叙利亚,也不像秘鲁有那么长久的历史,可是遗产保护人人有责,小国也有小国的做法,年轻国家也有年轻国家的做法。

首先,新加坡真的非常小,比北京市的朝阳区还要小,非常非常城市化,高度密集的一个城市。可是,我们也有特质,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民族,基本上是一个移民社会。

通过我们的遗产保护,我们是要展现出新加坡非常短但非常精彩的历史,从过去一个小小的渔村后来变成英国殖民地,二战时期又变成日本占领的地区,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3年之后独立成为现在的新加坡。

国家需要发展,人民有很多期待,他们也向往着更好的生活。尤其是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新加坡,土地的用途非常有限,有多重竞争,我们要有住房、海港、空港、商业、产业,也需要有延续发展的公园绿化,又有国防的需要,我们怎么平衡呢?所以在新加坡整个发展理念中,遗产保护是纳入了我们延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怎么去延续?一定要有现代用途,所以老国会变成了画廊,新加坡的第一所邮局现在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大酒店。保护这些地区也可以给我们不同群众、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群众有一些活动的空间来进行他们的文化、信仰活动。同样的,我们也利用这些特区,创造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经济活动。

总体上是让大家了解一个真正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我们未来要走向哪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焱]

标签:浙东运河 吸引物 工业遗产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