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让原住居民参与古城旅游保护与开发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这样将会有更多的老城区自发地发展成为南锣鼓巷、田子坊这样的旅游区,古城保护也自然会找到支点。”古城保护绝不仅仅是砖瓦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原住民和原住民文化的保护,也只有原住民参与的生活业态,才能使古城真正得到保护。

原标题:让原住民参与古城旅游开发

古城保护绝不仅仅是砖瓦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原住民和原住民文化的保护,也只有原住民参与的生活业态,才能使古城真正得到保护

□ 戴学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最具传统特色的南锣鼓巷考察并与那里的老街坊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笔者作为一个生长在胡同里的老北京,特别是亲眼见证胡同巨变的老北京,对此有着无限的感慨。

这些年北京胡同消失的速度非常快,有报道说每年以600条的速度消失。不知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笔者小时候居住的东单三条一带由于建东方广场,就消灭了二条、小二条、南关厂等一大批胡同。由于没了二条,直接就是三条,让很多外地人莫名其妙。对老北京来说,更是痛心疾首。然而,市场经济是时代大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古城中的胡同还要不要保留,能不能存在下去呢?

新世纪以来,北京的南锣鼓巷、五道营等一大批胡同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寻找到了新的定位,并得到了发展,这的确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古城保护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业态。否则,单纯地谈保护完全是书生意气,根本不可能实现。当前,老城区欠账太多,人满为患,四合院早已变成了大杂院,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又极为落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寻找到新的业态,老旧的城区如何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古城保护面临一系列的难题。

在习总书记访问南罗鼓巷的老住户关世岳先生时,关先生说,从小生活在四合院里,在雨儿胡同已经住了多年,希望能永久住在这里。这实际又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古城中的原住民也应成为保护的对象,而不能采取那种见物不见人的人屋分离的古城保护做法。其实,今天的南锣鼓巷能成为都市旅游的亮点,正是有了原住民,才使得胡同具有活力,才更加吸引人。

在这方面上海的田子坊做了很好的探索。当时的上海卢湾区政府在激活田子坊老社区时,没有采取简单推倒重来的方式,也没有采取人屋分离的方式。一方面政府出资改造该地的老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由主管区长任管委会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发挥街道、居民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并在制度安排上有所突破,如绕开房屋产权的难题,允许租住户将所租房产注册为经营场所,甚至允许外国人在这里租房等,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制度安排,使得该区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核心区之一,不仅陈逸飞、阮仪三、黄永玉等大家在此开设了工作室,美国陶艺家吉米、法国设计家卡洛琳、南斯拉夫摄影家龙·费伯、丹麦的沈翠娜等一大批“老外”艺术家也来此落户。有效的制度设计,使有机更新的原则自动发挥了作用,原住民成为最好的文化土壤,在这片土壤上,孕育出了一大批新型的创意产业,甚至不愿搬走的老住户的生活情景也成为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又重获新生。

北京的旧城改造欠账更多,四合院改造的难度比上海石库门要大得多。北京曾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然而这区区25片保护区也正在被以各种理由蚕食着。南锣鼓巷和田子坊的做法都很有启发,政府应设法做好古城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制定细致的制度安排,让原住民参与古城的旅游开发,特别是应在房屋产权上进一步有所突破,让原住民在开发中受益。这样将会有更多的老城区自发地发展成为南锣鼓巷、田子坊这样的旅游区,古城保护也自然会找到支点。

应该相信老百姓会自动选择好发展的业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古城保护绝不仅仅是砖瓦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原住民和原住民文化的保护,也只有原住民参与的生活业态,才能使古城真正得到保护。这不仅仅关乎古城保护,更关键的是以人文本的发展思路。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鲁璐]

标签:古城保护 原住民 旅游开发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