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局局长:资源型企业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2014年02月19日 09:43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综改试验区的全面启动和煤炭资源整合顺利完成,为资源型企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也推动了旅游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旅游景区景点专业化、公司化经营步伐。
原标题:山西省旅游局局长:资源型企业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综改试验区的全面启动和煤炭资源整合顺利完成,为资源型企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使旅游产业很快摆脱了长期投入不足的困境,推动了我省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适应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市场需求,提高了旅游产业的接待能力和水平,激发了旅游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旅游景区景点专业化、公司化经营步伐。
山西表里河山,文明久远。巍巍太行山,滔滔黄河水,孕育了极具山西特色的灿烂文化,留下了遍布全省的物质文化遗产,使山西的旅游资源在全国独树一帜。我省目前有3处世界遗产,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古代壁画2.4万平方米,古代彩塑12799尊,均居全国第一。雄伟的太行山与辽阔的华北平原、中原大地的巨大落差,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拥有许多奇险峻秀的自然风光。全省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山西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山西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在全国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山西旅游业属于新兴市场,总体上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是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和机遇。
正是基于我们对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分析,坚定了全省上下抓旅游的信心和决心。到目前,全省旅游企业8949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8.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76.8万人。2012年全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942.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54%。
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出现了不少资源型企业开发旅游的成功案例
最典型的例子是介休市民营焦炭企业三佳集团开发绵山和阳城县皇城村用村办煤矿赚的钱开发皇城相府。
介休三佳集团在1998年就与介休市政府正式签订了为期50年的绵山风景区开发协议,经过10多年的大力度建设,已累计投资超过18亿元,把绵山建成了国家5A级景区。绵山景区的成功开发,不但为山西民营资本开发旅游开了先河,也为资源型企业开发旅游、实现产业转型闯出了路子。2013年,绵山景区的旅游收入达到2.54亿元,门票收入1.02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绵山景区的成功开发,也为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组成的晋商文化增加了绿色元素,形成了很受游客欢迎的晋商文化精品线路。
阳城县皇城村是一个典型的靠煤炭致富的小康村。1998年,村党支部果断投入巨资开发皇城相府。10多年来,皇城村先后投入9000万元资金搬迁皇城相府内居住的居民,投入3亿元修复相府景区及为景区配套的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并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的旅游总收入3.6亿元,门票收入8500万元。现在在皇城村各个企业就业的人数已达4000多人,皇城村也成为全国十佳小康村。
绵山景区和皇城相府两个由资源型企业开发旅游业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用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积累的资金开发地上的旅游资源,符合山西的实际;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投资风险小,产业关联度高,劳动就业密集,是比较理想的接续产业;旅游业是富民产业、绿色产业,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是对当地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种补偿和回馈。
综改试验区的全面启动和煤炭资源整合顺利完成,为资源型企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
据初步统计,到2013年,全省已有215家资源型企业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休闲度假区和娱乐设施等,总投资高达320亿元。其中超过5亿元的项目有14个,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9个。
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使山西的旅游产业很快摆脱了长期投入不足的困境,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的喜人局面。大同市民营煤炭企业巨遨集团,投资10亿元用于忻州市芦芽山景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将芦芽山这个黄土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林区打造成中国北方的香格里拉,目前整个景区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晋城兰花无烟煤集团投入6亿元开发王莽岭景区,已完成景区各项建设工程,并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红色旅游基地;阳城县阳泰煤业集团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蟒河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已投入资金8.66亿元,成功地将蟒河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华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长治襄垣金鑫集团从2009年起投资开发仙堂山景区,项目总投资23亿元,目标是创“法显故里仙堂佛国”品牌,创建国家5A级景区。
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推动了我省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较好地适应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山西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水平。山西的景区景点,长于人文景观,短在休闲度假。随着资源型企业大规模进军旅游业,一批休闲度假项目正在建成。阳泉盂县圣天越集团投资16.6亿元建设的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是一个集温泉洗浴、休闲养生、水上娱乐、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产品;大同同煤集团成立了同煤晋华宫旅游公司,投资3.4亿元整合“井下探秘游”“安全事故教育馆”二战遗址“万人坑”等旅游资源,率先在国内开通了首条煤矿特色旅游线,建成了集工业观光、科普教育、矿区风俗展示、特种生活体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并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使大同形成展示云冈石窟“佛”文化和国家矿山公园“煤”文化的两张名片;晋中榆次北山煤业投资开发乌金山森林公园和乌金山欢乐谷,年门票收入4000万元。据统计,近几年全省由资源型企业投资或参股开发建设的星级饭店76家,其中四星、五星酒店42家,占全省四星级以上酒店45%。25家省级休闲度假区,几乎都是资源型企业开发建设的。
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也推动了旅游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旅游景区景点专业化、公司化经营步伐。旅游景区行政化,是制约山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全省的49家国有A级景区中,县级、副县级和科级事业单位管理、经营的有39家。由于是国家事业单位,多数的景区管理机构人满为患,收入以养人为主,很难再有资金改善景区设施和宣传推广,发展明显不快。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打破了这种格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公司化经营。像介休绵山、阳城皇城相府等早期由资源型企业开发的景区,其经济效益都已超过了同类的国有事业单位经营的老牌景区。
为加快推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科学、合理、有序地引导资源型资本开发旅游,省政府以“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为导向,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引导和支持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省旅游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好规划关,引导资源型企业科学合理开发,对各级各类旅游资源开发有取舍、有先后,提高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造精品。发改、国土、财政、交通、环保、通信、电力等相关部门积极为资源型企业投资旅游业创造条件,加快行政审批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道路、通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省旅游业长期以来小打小闹的局面,也大大提高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了山西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了旅游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各级各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真正使我省的旅游业能够成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导产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