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缅甸掠影:沉湎佛光的低调邻居


来源:旅游世界

原标题:惊艳缅甸,沉湎佛光的低调邻居 仰光大金塔:看看你的生肖守护神 仰光大金塔 金碧辉煌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修建,仰光大金塔现在塔身高112米,底部周

曼德勒:沉湎佛光的乌本桥

曼德勒

所有去过曼德勒的人,大多都愿意用最大的激情去表达和演绎乌本桥。这座建于1851年的木桥,式样简单朴实,1200米长的桥,用了1086根巨大的实心柚木,来回走一趟至少也要花上半小时。100多年悠悠地过去了,木桥以坚实的质地,经历风雨的侵蚀,依然伫立在湖面上。乌本桥还被称为“爱情桥”,因为由头到尾桥上建了六座亭子作避雨和歇脚之用,因缅甸人民笃信佛教,认为六个看到全东南亭子正好代表佛教的“六和精神”(即身和同居、口和同语、心和同志、德和同守、利和共享、见和共进),乃相爱相处之道。所以热恋的男女,不论住在那里,总会来到这爱情桥上走一趟,沉湎于长相厮守,爱情永固的美丽憧憬。对我而言,乌本桥还有着极美的落日,黄昏时分,眼前是那么静谧而梦幻的画面,在暗红的色彩中晕染,桥上来来回回有坐着有走着的和尚,是画面里最极致的和音,心顿时化掉了。

如果说蒲甘是缅甸佛教文明的过去式,那么曼德勒就是缅甸佛教文明的现在进行时。据说曼德勒是全缅甸聚居僧人最多的城市,有一半的和尚生活在这里。到了曼德勒,我才真正见识了当下缅甸人的佛教生活。乌本桥附近便是拥有全国最多僧人的马哈刚大勇佛学院,众和尚每天在黎明时集体外出托钵(化缘),再将托钵回来的食物集中,10点一到, 和尚们排队依序进入食堂,按等级坐位,由服务僧分派食物,集体用餐。僧院内年龄从12岁的小沙弥到65岁的大住持,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由于众僧中午之后便不再进食,因此对于这一餐他们充满虔敬之心,珍惜咀嚼的每一口食物。

因莱湖:一方净土桃花源

茵莱湖

初到因莱湖,我便迫不及待的在码头包了一条带有马达的木舟沿着运河向湖驶去。约莫20分钟的船程,前面豁然开朗,因莱湖优美的身姿展现在眼前。整个湖区被苍翠的山峦环抱,湖水湛蓝清澈见底,天空也是明媚的蓝色,团团的白云中还有彩云若隐若现。因莱湖一带有一万多户居民,大部分属于茵达族,散居于湖边的180多个村落中。由于常年生活在水上,他们练就了单脚划船的绝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竟有如此高超技法。船夫单脚站在船尾,用另一只脚勾住船桨把桨叶插入水中,灵巧地将身子一低在水中旋转桨叶,船便会顺着这力道往前行驶,然后船夫再用脚把桨带离水面,桨在空中会停滞几秒再被放入水中,周而复始,远远望去就像是在湖上跳芭蕾舞。

茵达族人都住在吊脚楼里,穿过窄窄的水巷就到了他们的家。他们靠在湖心的浮地上种植小西红柿,在湖里捕鱼为生。比较有趣的就是他们的卷烟作坊,年轻的女子把烟丝卷在没有烤过的绿叶内,剪刀一剪就制成当地的土烟,还要贴上“555”的小商标, 高级“雪茄” 几分钟就做成了。 湖边还可以看到长颈族,妇女从小便用闪亮的铜圈绕颈,随着年龄的增长,铜圈也跟着增加,将脖子尽量拉长,突出那种畸形美。 傍晚时分,看渔民们在湖上捕鱼。扁舟上摆着一个圆锥状的大竹笼,那就是捕鱼工具——罩鱼笼。他们根据鱼换气时冒出的水泡断定鱼的大小,看准后便将鱼笼插下去,若有震动的手感, 再将鱼叉从鱼笼上端的孔中伸进去, 把罩内的大鱼叉上来。渐渐西沉的夕阳把湖面染红,湖面上泛着金光,同小舟、渔夫一道组成一幅唯美的画,久久留在我心间。 

相关新闻:

标签:缅甸 佛光普照的寺庙 普照的寺庙王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