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确保到2016实现95%残疾儿童入学受教育


来源:齐鲁网

日前,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了《山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要构建布局合理、医教结合、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到2016年,全省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

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全面布局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市级统筹,合理布局、科学规划,2016年年底前,聊城、日照市要完成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尚未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区)要创造条件建设1所独立设置的学校或在普通中小学附设特教部(班),保障残疾儿童少年都能就近接受特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

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加大对薄弱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到2016年,特殊教育学校要全部达到我省颁布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实施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工程。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8人(含)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要设置资源教室,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2016年年底前完成资源教室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实施送教上门服务以及承担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合理确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配足配齐教职工。对设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合理确定教师编制,以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岗位条件。师范类专业要开设特殊教育选修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在有条件的医学院探索建立医教结合双专业、双学位培养制度。对毕业后自愿到我省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年限3年(含)以上的,其学费由财政给予补偿。

把特教教师培训全面纳入教师培训规划和项目,构建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研究并编制教师培训课程与教材资源,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改善济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能力,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水平。开展在职教师与新教师特殊教育岗位证书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到2016年,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骨干教师的培训。

切实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逐步提高津贴标准。对从事特殊教育满20年或连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10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上退休的教师,其特殊教育津贴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对实施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给予适当倾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康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康复专业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教师职务(职称)要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划。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分类建设学段衔接、学科齐全的特殊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改编完善盲、聋学校课程教材,研究开发培智学校(含孤独症、脑瘫)课程教材及教师指导用书,构建适合各类特殊教育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加强康复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山东省特殊教育资源库。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制定残疾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鼓励学校研发和自制教学仪器和玩教具,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交流制度,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参加半天普通学校活动,促进融合教育。以增强就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中、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

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各级教科研单位、特殊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指导特殊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计划》提出,将落实政府责任。发展特殊教育关系到每个残疾儿童少年的成长,关系到每个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的福祉,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特教特办,将特殊教育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特殊教育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予以保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苗贝贝]

标签:残疾儿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