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市公司热衷“理财”令人担忧


来源:国际金融报评论

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3月3日厦门港务就与兴业信托签定合同,出资4000万元购买兴业信托一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上市公司理财规模正越来越离谱,一些公司甚至刚上市就投入理财大军中,这让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初衷受到市场质疑。

[摘要]随着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的走红,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也出现“井喷”现象,上市公司有资金为何不选择发展主营业务而热衷理财?

随着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的走红,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井喷”的现象,有数据显示,仅4月3日就有23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上市公司有资金为何不选择发展主营业务而热衷理财?

闲置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对理财的热情不减。初步统计,仅4月1日至4月10日,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单4月10日的公告统计:上市公司正在购买理财产品或计划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总额就超过89亿元,其中不乏金额高达几十亿元的巨额理财计划。

热情高涨

4月10日,兖州煤业一则《关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显示,4月9日,该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齐鲁银行等五家银行签订协议,除购买建设银行人民币“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9亿元外,与其余四家银行所签投资理财协议均是10亿元。

仅4月9日一天,兖州煤业就将不超过49亿元人民币的保本理财额度全部用完,不过,这个额度可以再循环使用。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观察,上市公司理财资金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闲置的募集资金,二是企业自有资金。以往,第一类资金只能专款专用于募投项目,且要存在托管银行。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适度放宽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使用范围,允许上市公司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比如固定收益类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投资类产品等。

有了政策支持,上市公司踊跃地加入了理财大军。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受上市公司青睐。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高,年化收益从年初的4%上升到年末的6%,若以平均收益水平5%估算,10亿元理财资金如果运用充足,一年可带来0.5亿元收益。

除了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外,也有艺高胆大的上市公司瞄准高收益理财产品。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就公告称,该公司将使用不超过14.5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的短期理财产品(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不超过4.5亿元),此额度自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之日起三年内,资金可滚动使用(公司及子公司共用)。与此同时,公司还公布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公司将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不含本数)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信托理财产品。

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3月3日厦门港务就与兴业信托签定合同,出资4000万元购买兴业信托一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或已有超百亿元资金从上市公司的账户流向了信托产品的账户。

本末倒置

值得警惕的是,上市公司的重心越来越向理财倾斜。

4月9日,明牌珠宝一份关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显示,截至本次公告,公司过去12个月内总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1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的47.4%。

天茂集团更是采用“主业不行副业补”的政策,该集团主营二甲醚化工和原料药产品,201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集团2013年净利润亏损约1亿元。

据该集团披露,虽然集团医药板块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化工板块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致使公司主产品布洛芬原料药毛利率下降;二甲醚产品的国家标准没有颁布,使得二甲醚产品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受到极大限制,主产品二甲醚开工不足,毛利率下降;公司新投产的碳四制丙烯项目虽然产量逐步提升,但2013年下半年碳四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处于高位,导致此项目暂未达到预期效益。

另外,公司2012年以1.8元/股的价格将所持有的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500万股股权转让给海南凯益实业有限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14021.78万元,2013年无出售股权的投资收益。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公司2013年出现大额亏损。

为弥补遗憾,2014年2月25日,天茂集团发布证券投资公告,将动用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于新股配售、申购、证券回购、股票二级市场投资、公司债券投资、委托理财进行证券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以上投资品种均不含证券衍生品)。

而按照集团去年三季度的资产负债表,该公司现金仅1.04亿元,包含存货在内的全部流动资产合计4.08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拟用于理财的资金量是现金量的4倍左右,与公司全部流动资产相当。且三季报显示,公司的短期借款约4亿元,正好与公司的投资理财资金相当。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正越来越离谱,一些公司甚至刚上市就投入理财大军中,这让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初衷受到市场质疑。

3月5日,1月21日才登陆创业板的矩华科技披露了2013年年报并同时公布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矩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将“使用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在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另外,上市不久的跃岭股份公告称,在适当时机,将使用不超过2亿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其中: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1亿元、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阶段性购买安全性、流动性较高的商业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全通教育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购买了中国建设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此外,麦趣尔也使用6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了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的相关理财产品。

实体企业专注于炒房炒股、委托理财等投机行为,甚至完全脱离实业的迹象升温让人担忧。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诸多上市公司在扩展主业不利的情况下将目光转移至理财产品情有可原。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可以降低公司风险,同时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然而物极则反,目前上市公司对理财产品的追捧已经超过了理性区间,过度投资理财产品将阻碍公司主业发展。”

难免失手

上市公司理财成绩参差不齐,多数投资以增收收尾,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依赖投资收益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将财报粉饰一新。

4月8日,雪迪龙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预计2014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9.21万元——2147.86万元,同比增长60%——80%。去年同期公司净利1193.26万元。公司称,本期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所产生的收益932.68万元,计入利润,因而导致利润增长幅度较大。

理财收益丰厚,让雪迪龙备受鼓舞。鉴于前期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到期,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公告,将在不影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情况下,本次董事会同意公司在最高额度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范围内,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投资短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信托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王府井就是信托投资中的佼佼者。2013年王府井投资收益至少达9119.9万元,在主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信托投资实际成为王府井利润贡献的主要推手。

根据王府井披露的信息,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年底,王府井与北京信托合作,投资了6笔信托项目,其中单一信托项目5笔,集合信托1笔。总投资金额约为23.8亿元,截至去年底,尚有5笔项目尚未结束,在投信托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为19.3亿元,作为一家百货零售企业,上述资金规模已占王府井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超过30%。

虽然上市公司积极理财,多数情况下利于资产保值增值,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理财产品也并非上市公司的“印钞机”。

2012年开始,理财市场风险逐步上升,至2013年年底,信托业的兑付违约事件就已经超过20起。上市公司中也不是没有投资亏损的先例。

如亚星锚链《201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该公司2013年净利润“翻脸”预亏1800万元左右,原因便包括“关于公司与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5亿元单一信托理财事项未能在2013年度处理完毕,导致年末计提坏账损失3750万元,直接影响利润”。

2013年7月,浙江永强曾公告称,公司与中泰信托合作,以自由资金1亿元人民币认购其信托产品,该信托资金制定用于受让远东控股持有的三普药业之股权,远东控股以其持有的三普药业股票2557.5万股作为质押担保。为控制投资风险,公司为该项投资的质押物设置了股价警戒线每股6.36元。而截至2013年6月25日收盘,三普药业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平均已经触及公司设定的警戒线。浙江永强以上述个股为标的所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风险高企。为控制投资风险,浙江永强不得不联系中泰信托,要求其尽快与远东控股联系,履行相关文件约定的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的义务。

更多“雷点”

进入2014年,风险隐患有增无减,年初中诚信托兑付危机余波未了,紧接着吉林信托近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也出现了本金大幅亏损的状况。信托理财市场风险节节攀升。这让上市公司理财不得不更为谨慎。

3月26日,工大首创公告,其2013年3月12日与中航信托签订了《中航信托天富2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购买中航信托·天富2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00万元。而公司方面,由于发现中航信托网站公布一则披露信息:“由中航信托发起并设立的‘中航信托·天富2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原到期日为2014年3月19日,按照信托文件约定,信托自动延期至收回全部现金资产时为止。”而在公告中表示“截止本公告日,因中航信托方面出现了到期不能对付的情况,造成了公司目前未能收回本金和相应的收益,公司将积极与中航信托联系核实情况,持续关注有关事项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资料显示,上述集合信托计划于2013年3月成立,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5%,工大首创累计认购100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该款信托计划并没有明确的投资标的,投资方向包括同行业中知名度良好的信托公司(含受托人本人)发行的多类信托收益权、信托财产以及固定收益类资产等。

不过,3月28日中航投资发布澄清公告,根据合同约定“在该信托计划终止后10个工作日内编制信托计划清算报告,同时对信托资产进行保管、清理、变现、确认和分配。”次日,工大首创再次发出公告,表示其已看到中航信托网站的“天富2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清算报告”,同时表示“于当日收回购买该信托产品的1000万元信托资金及信托收益761250.00元”。

工大首创是幸运的,刚性兑付危机转瞬成为一出乌龙事件,但受此虚惊,一路上涨的工大首创股票依然出现了多日连续下挫,跌幅一度超过12%。

不过,还有多少上市公司能够如此幸运呢?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上市公司参与此类理财需要加强风控,注意信托产品投资的领域,目前尽量不要投资房产类、矿产类信托产品,房价现在走势扑朔迷离,而矿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投资风险较大。此外,上市公司应该对信托理财产品进行全面了解,例如资金运作者、资金流向、资金管理水平方面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苗贝贝]

标签:上市公司 理财市场 理财收益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