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不能让“职二代”透支机会公平


来源:燕赵晚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48760人参与)显示,79.7%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职二代”,89.6%的受访者认为“职二代”普遍存在伤害了就业公平性。眼下,唯有尽快细化操作流程,并强化社会监督,国企招聘方能真正回到公平公正的轨道上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48760人参与)显示,79.7%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职二代”,89.6%的受访者认为“职二代”普遍存在伤害了就业公平性。(5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从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看,企业在就业机会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和良知的呼吁,也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很显然,无论是私营企业无限制的“家族化”发展,还是国企的“子承父业”,都有违企业的社会责任。然而,在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引入家族外的优秀人才时,很多国有企业仍在固守“岗位世袭”的传统,这不但有违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

有人认为,石油、电力等国企大量录用“职二代”,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这样的说辞显然有失偏颇,在那些发展面临瓶颈的非垄断性国企里,怎么不见“职二代”遍地?怎么不见老职工让自己的孩子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

国企占有了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其选人用人理应符合公共利益。饭碗世袭、子承父业必然产生严重后果。一方面,便捷的入职途径会放纵“职二代”的惰性,侵害国企自身利益,77.9%的受访者眼中“职二代”多数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国企内部近亲繁殖,最终破坏组织氛围,腐蚀公司文化,当国有企业变成“家族企业”时,受损害的必然是企业的“股东”,也就是每一位公民。

人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靠关系找工作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毕业生父辈的话语权决定了关系资源。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出彩机会,这样的愿景当然令人期待。但如果连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都没有,人生出彩就会沦为空谈。就业机会的公平包含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对很多寒门学子而言,往往在起点公平上就已经被打倒。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分配不均衡,寒门子弟进入名牌大学的概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石油、电力等国企的“岗位世袭”、个别事业单位的“萝卜招聘”,让很多人连饭碗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已经被既得利益者在内部瓜分一空。

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要求: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这样的制度设计无疑是实现机会公平的有效途径。眼下,唯有尽快细化操作流程,并强化社会监督,国企招聘方能真正回到公平公正的轨道上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苗贝贝]

标签:职二代 国企 公平就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