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运河古都聊城的繁荣史 光岳楼成地标


来源:齐鲁网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丁延峰:“所以运河我想它不仅是运粮食发挥经济功能,它同时还有一个文化输送的作用。2004年11月聊城动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这也是中国第一座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2008年3月,聊城大学成立运河文化研究中心。

原标题:行走大运河:揭运河古都聊城的繁荣史光岳楼成地标

聊城段的大运河记者胡蒙摄

记者在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集中采访记者胡蒙摄

采访聊城市旅游局局长刘光辉记者胡蒙摄

IMG_8398

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记者走进聊城记者胡蒙摄

齐鲁网济南9月21日讯(直播山东记者 胡蒙 李静 聊城台 刘学 张洁)明清时期,聊城是江北九大商埠之一,经济和商业发展都因依靠运河而发达。如今的聊城,任何一座历史建筑都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前,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记者就走进聊城,一访京杭大运河为聊城带来的400多年的繁荣。

山陕会馆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聊城,“江北水城”,曾经有不少城市对聊城自诩的这个称号颇有异议,但是当记者登上光岳楼,俯瞰烟波浩渺的东昌湖,大运河、徒骇河如两条玉带穿城而过,湖在城中,城伴河生,我们觉得这四个字赠给聊城,名副其实。 

明清时期,聊城是江北九大商埠之一,经济和商业发展都因依靠运河而发达。来聊城经商的陕西、山西商人为了商业交流与往来,于乾隆八年建立了山陕会馆。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博士郑民德:“陕西和山西商人通过运河把南来北往的货物贩运到聊城来,然后以聊城为中转站,发到其他地方去。而且他们把两省共同信奉的一个神灵---关羽,搬到这里进行供奉。所以说会馆加强了他们两省之间的乡情、亲情交往,日常聚会娱乐也是一个重要的场所,两省商人比较空闲的时候,大家一块听戏,加强平时感情方面的一些联系。” 

聊城的这处山陕会馆,如今依然坐落在运河西岸。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山陕会馆成为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据了解,当时聊城有八大会馆,山陕会馆是唯一存留下来的,是规模最大的,也说明晋商山西商人在中国经济实力和商业实力是最庞大的,他们主要通过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经商。不仅贩卖粮食和盐,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有。

光岳楼运河上的一处地标性建筑

如今的聊城,任何一座历史建筑都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光岳楼,如海源阁。明初原本为防御北方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光岳楼,却成为后来沿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贾认识聊城的标志。防御功能未尽其用,这座中国名楼却成为了运河上的一处标志。

聊城市光岳楼管理处主任魏聊称:“不管是商人还是漕运的官船,一望见光岳楼就知道到了东昌府了。所以说它又有一个标志性的意义。光岳楼作为运河文化的一个代表,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建筑,是历代当地政府官员和当地老百姓对它都非常有感情,所以说对它呵护有加。”

海源阁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典范

距离光岳楼不远,还有一处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海源阁总计藏书二十多万卷,它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宬,宁波的天一阁同为中国历史上公私藏书典范。如此之多的书籍能收藏于聊城,也得益于运河畅通的运输。宋、元、明时期的文化重镇都在江南一带,大量的书籍从南方运到北方;清朝中期是运河漕运最发达的时候,北方产生的大量书籍又开始运往南方,这期间都通过运河来运输,水上漂来的藏书楼--海源阁也就这样产生了。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丁延峰:“所以运河我想它不仅是运粮食发挥经济功能,它同时还有一个文化输送的作用。它不光是书籍的流通,带动着文化,它还是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传送带。” 

大运河孕育了聊城人民,也铸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运河边,寻常巷陌,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不少都会声情并茂的给你讲起运河的历史。 

2004年11月聊城动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这也是中国第一座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2008年3月,聊城大学成立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运河的基因已经深深根植在这座城市的土地上,更成长于这一方百姓的肌体中……

梦想:恢复大运河的航运 

京杭大运河不仅为聊城带来了400多年的繁荣,而且给聊城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近年来,在成功打造“江北水城”城市品牌的基础上,聊城又提出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既体现了聊城水的特色和现代特色,又体现了聊城作为运河文化沿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要打好“运河”这张牌,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恢复运河的航运。这会是聊城手里的一张“王牌”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 

李泉表示:“比如说聊城这一段,马颊河、徒骇河怎么办,你来了南北的运河,你地下修涵洞,一旦遇到大的洪水你怎么办?那肯定它一是把河道冲坏,再个上游的这个地方肯定泛滥,肯定会受灾。运河通航,沿线铁路、高速公路穿过运河你怎么办?那要修很高的桥。” 

李泉院长并不是运河复航的赞成派。在李泉院长看来,即便是复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翻阅历史资料,我们注意到这样一条新闻:2010年4月6日,来自山东省内外航运、水利专家学者21人齐聚济南,就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复航展开咨询。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山东近几年的水资源尽管变化复杂,但水量没有减少。大汶河流域有1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利用东平湖的水也不成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支撑把水送过黄河以北,如果能实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做好运河文物保护工作

其实,对于山东众多运河两岸的城市来说,通航还是一个有点遥远的梦想,能把运河保护好,要来的更为现实,也更为迫切。在运河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宣传等方面,与江南的扬州、杭州等城市相比,我们缺乏相对成熟的旅游线路与管理机制。运河文物多以点状分布,不具备大规模的客流量与接待能力,如何实现文物保护与开发、原住居民文化传承、城市建设与存古复古的协调,这是像聊城一样的山东运河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水上古城的聊城,“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特色在中国北方可以说独一无二。能做好“水”的文章,聊城就会大有看头。

聊城市旅游局局长刘光辉表示:“"我们下一步打造‘逛逛运河,聊聊聊城’这样一个旅游品牌,实际上逛运河不能光逛那一点,很多闸口很多岔道,肯定跟光岳楼连在一块。聊是说书的,将来聊吧、茶馆、唱折子戏,都是体现聊城。聊城有的聊,有的故事多。这样我们把古城做成聊文化,里边慢生活、高端的休闲,还有大众化的体验,把它做成运河线上非常重要的目的地项目。”

也许在苍茫的时空中,大运河只是匆忙划过天际的流星,但它曾经在鲁西的这片土地上有过兴盛与繁荣,曾经有过意气风发,曾经创造了无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沧海桑田,我们今天面对的运河或许只是一段河床,亦或是一弯浊水,甚至满目疮痍,但我们依然满怀敬畏与膜拜。这就是一条河的力量,一条曾经改变过民族历史的河带给我们的感受。改变的是她的容貌,不变的是它的气质与灵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运河 光岳楼 海源阁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