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民营相声社团自律前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张道正)第五届天津相声节9月21日晚落下帷幕,这场以“天津”命名的舞台6天内吸引中国20余省市区的近30个民营相声社团参与演出。从当年的被“反三俗”到今时的主动“抵制三俗”,中国的民营相声社团正走在理性思索、良性发展的路上。

原标题:综述:中国民营相声社团自律前行  

中新社天津9月22日电(记者 张道正)第五届天津相声节9月21日晚落下帷幕,这场以“天津”命名的舞台6天内吸引中国20余省市区的近30个民营相声社团参与演出。每场演出状况可谓“火爆”,主办方甚至还卖出“站票”。

曾几何时,这些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相声演员们舞台上笑容满面,台下却饱尝心酸,大多数人根本无法靠“相声”吃饱饭,遑论养家。为抵御演出市场的“寒冬”,他们开始“抱团取暖”,一个个民营相声社团应运而生。

“有时候门可罗雀,演员比观众多的情况都有。”在天津相声节期间举行的“相声发展高峰论坛”上,一些城市的民营相声社团负责人谈起发展艰辛历程。为吸引观众,演员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在相声中加入魔术,还有融入杂技,更多的是加入“荤段子、脏口”。

在民营相声社团发展史上,有一个最不容忽略的人物——郭德纲。这位在北京成名的天津人,伴随的往往是“毁誉参半”的争议,但他还是被不少相声界人士“私下叹服”,一些民营相声社团也暗立目标,梦想复制他的成功经验。

从2010年到2011年间,一个新的标签开始贴在这个风头正健的民间相声演员身上:“三俗”。央视新闻直播室以《公众人物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题评论称:“这位公众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现是多么的丑陋。”而郭德纲也创作相声《我要反三俗》进行“反击”。

这段争议让不少相声界人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声回归茶馆(小剧场)后,恢复上演大量的传统节目,吸引众多观众重回剧场,更使听相声、说相声成为一种时尚。”天津相声节发起人、谦祥益文苑经理史清元指出,相声生机勃勃发展景象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

史清元说,经过近20年发展,如今相声已处在一个“平台期”,新作品匮乏、中青年演员“断档”、演出团体鱼龙混杂,相声该如何继承和健康地发展?

基于这种认识,部分民营相声社团的负责人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总结和自我约束。他们在参加“相声发展高峰论坛”时,就“小剧场演出自觉遵循相声规范问题”、“新作品的创作和共享问题”等直抒己见,共谋小剧场相声健康发展之路。

不少与会人士认为,传统相声段子部分已不太适合时代发展需要,亟需进行新相声的创作并建立共享机制,相声社团也要自觉净化演出,抵制“三俗”作品。

从当年的被“反三俗”到今时的主动“抵制三俗”,中国的民营相声社团正走在理性思索、良性发展的路上。

“继承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发展,相声发展到今天,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史清元表示,民众需要精品,时代需要经典,要创作能长期在舞台上为观众服务的好作品,在观众笑的同时,也能引发思考。(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相声 相声演员 三俗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