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画家的“共振”
2014年11月12日 12:55
来源:东方早报
弗朗西斯·培根的《根据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的习作》在德勒兹看来,所谓无器官身体正是摆脱了有机组织的身体,他引用阿尔托的诗句说道:“身体是身体/它是独一的/身体永远也不是一个有机组织/有机组织是身体的敌人。
弗朗西斯·培根的《根据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的习作》
原标题:哲学家与画家的“共振”
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胡新宇
说到我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或许莫过于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根据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的习作》(下简称“肖像习作”)。不过,需要立即加以澄清的是,我对这幅画以至培根本人的喜爱完全是受到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影响。在其《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中,德勒兹以自己的强度性哲学为基础,对培根的画作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极强启发性的解读。可以说,作为一个文艺理论研究者,是德勒兹带我走进了“艺术之门”,并让我感受到哲学理论与绘画创作之间强烈的“共振”。
谈到培根,他的画作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就是极度的扭曲:那些不具人形的身体、那些凹陷如被殴打过的脸。不过,依据德勒兹,这也正是培根画作的第一个“优点”所在。在他看来,培根的画作摆脱了具象性,并让纯粹的形象显现出来。所谓具象性,意味着绘画总是表现某种原型,讲述某个故事。也就是说,具象绘画是图解性的、叙述性的,而培根的绘画则完全抛弃了这些元素。这甚至体现在培根绘画的构图之中。我们看到,培根画作中的形象总是被孤立起来,并被限定在某个通常是圆形的场地之中(肖像习作也不例外),而这正是为了防止故事性和图解性的侵袭。那么,什么又是形象呢?德勒兹认为,所谓形象,就是被拉到了感觉层面的、可感觉的形状,或者用他的术语来说,就是“无器官的身体”,因为无论是培根的画作还是培根之前比如塞尚的作品,绘画的唯一“对象”只能是身体。
这里我们无疑遇到德勒兹哲学中最为人诟病或许也最晦涩难解的一个概念。何谓无器官身体?首先,从某种“图解”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看到培根所画的正是那些器官已经无法辨认或已完全丧失的身体:那些没有脸部的脑袋,那些不具任何生物学有机性的涣散的肉体。就此来说,培根的画作正是德勒兹哲学最好的例证(另一位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曾指责过德勒兹哲学理论的这种“提喻性”,也就是说一旦德勒兹要论证无器官身体,他就专门找那些画无器官身体的画家……)。
在德勒兹看来,所谓无器官身体正是摆脱了有机组织的身体,他引用阿尔托的诗句说道:“身体是身体/它是独一的/身体永远也不是一个有机组织/有机组织是身体的敌人。”进而言之,与无器官身体相对的不是器官,而是有机组织对器官进行的组织。在德勒兹看来,重要的不是去探索“什么是”无器官身体,因为事实上我们总是处于有机组织之下无器官身体的状态。当然,他所举的例子都是性 爱、醉酒、吸毒、精神分裂或施虐-受虐等身体的“极端”状况,不过,如德勒兹引用美国小说家亨利·米勒所言:“通过一杯白水,我也能够达到吸毒的状态。”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无器官身体”,而这涉及到上述对形象的另一种定义:被拉到了感觉层面的、可感觉的形状。在德勒兹看来,我们的感觉是强度性(intensive)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外部世界任何事物的感觉都有一个强度性的量,而这个量的基点是强度=0。换句话说,我们的感觉总是在一个强度量的范围内起伏变化。比如,每一种颜色如红色都有一个程度,无论它多么小,也永远不是最小,其他如热、力等情况同样如此。据此,德勒兹认为,无器官身体就是强烈的、具有强度的身体,或者说,无器官身体是身体之强度性的现实。从这一观点出发,所谓无器官身体也就很好理解了。首先,身体没有器官是因为它只有各个层次和界限,而这正是我们感觉的层次和界限。其次,与其说身体没有器官,不如说器官是临时、未定的,因为只要我们强度性感觉的波与身体上的力相遇,就会有一个器官被确定,即便它转瞬即逝。最终来说,无器官身体解放了我们的器官,并让它具有了多种功能。具体到绘画中,我们知道它总是与我们的眼睛相对。但在德勒兹看来,绘画从不将眼睛作为一个固定的器官来对待,相反,它将眼睛从对有机组织的从属状态中解脱出来,并使之成为多功能的、不确定的器官。用德勒兹的话来说,“绘画在我们身上到处都安上了眼睛:在耳朵中、在肚子里、在肺部(绘画作品是有呼吸的)……”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强度性的感觉穿越了我们的身体,并使之同时成为绘画中的形象和“观看”绘画的我们。在德勒兹看来,这正是在(培根)绘画中呈现出来的“感觉的逻辑”。
通过德勒兹的论述,培根的绘画甚至绘画本身都向我们呈现出另一种全新的意义。当然,在哲学家与画家的相遇中,德勒兹不是孤例。比如,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后期的感知哲学就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塞尚画作的解读上,而对福柯、委拉斯凯兹、马格利特或马奈的欣赏,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且不提海德格尔、凡·高和那双早已不再陈旧的农鞋)。绘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俨然已是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常规主题,以致没有了哲学家的引导,我们似乎已经无法欣赏绘画。当然,如法国哲学家让-马里·舍费尔等就曾从分析哲学的角度对这种依据哲学理论解读绘画的倾向提出了批判。当然,这会是另一篇文章讨论的问题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无法亏欠哲学家及其理论解读带给我们的债务。最后,如果要说为什么我会喜欢培根的“肖像习作”,那么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嘴部的黑洞发出的歇斯底里的喊叫,而这个理由同样来自吉尔·德勒兹。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