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校园里上课睡觉成普遍现象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在给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生讲课时,有一部分学生却在现场趴着睡觉,引发了舆论的批评。吴良镛教授以九旬高龄坚持站着做报告,这种对学术、对教育、对学生的严谨、重视的态度,我个人是很钦佩的。

注重授课技巧

让学生听课兴致盎然

首先,吴良镛教授是我们科学界、学术界的泰斗,在92岁高龄,还站着给同学们做报告,已经够令人感动了;其次,从原则上讲,我觉得个别同学在听报告时睡觉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德高望重的吴良镛教授。

但是,我作为高校教师,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如今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讨厌枯燥的说教,讨厌板滞的课堂教学,想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分神、打瞌睡,还真得想办法。我上的物理课一般是在中午,正是最容易疲倦的时候,我就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将社会上的热门现象和物理学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或者运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网络语言,这样效果很好。

同时,师生之间要注重沟通,这样才能拉近距离,形成最好的教学组合。而且,我们教师备课,不只需要备讲授的这门课,同时也要备学生心理这一堂课,如何让学科被学生接受,很花心思。不过,这种情况不能套用到吴良镛先生身上,他的丰硕成果已经摆在那里。同时,这么高龄的长者,也不可能要求他去琢磨互动,学习一些新的网络语言。

其实,现在的“90后”学生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八卦、爱娱乐,拒绝接受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例如,一些走红的娱乐人物来高校讲座,同学们的反应也不是那么热烈,还是比较理性的。所以,我们年轻的高校教师确实要琢磨一下教学的方法,找到一种能被“90后”所能接受的方式。

暨南大学数学系刘老师

 

组织者应考虑

主讲人与学生的结合点

因为不在现场,不知是个别学生听报告时睡倒,还是一大片学生睡倒,不管怎样,还是得找找原因。主讲者讲了什么,为什么学生不爱听?是讲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还是讲的方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吴良镛教授所做的报告,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他们的将来而言,是很有益处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睡着了,可能还是沟通的问题,或者是主讲者的风格和接受者的口味有一定差距?

同时,报告组织者也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主讲者虽然学问大,但是否适合进行这种大型的、非其专业领域的演说?是不是要考虑到接受群体最喜欢主讲者哪一方面的闪光点?如果把这些方面考虑好了,估计效果会好很多。当然,我相信组织者肯定花了不少工夫,也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睡觉而否定他们的劳动。但是,从这个现象中,也可以发掘出改进工作的一些方法,进一步提升报告的效果。

现在的“90后”学生表达情绪很直接,在学校里,对于讲得不好的课,睡觉也是他们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当然,对于吴良镛先生的报告,个别学生这样做,确实不应该,我相信吴教授的报告是很有教育价值的。

不过,开会睡觉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很多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根源都在于在有些会议中,听众与主讲人之间没有建立起很好的结合点。

观点摘编

从程门立雪看睡倒一片

论年龄,吴良镛院士比一些学生的爷爷还要年长;论成就,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领域泰斗、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单凭这两点,部分青年学生就应该好好反思。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虚心求学的典故,例如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弟子礼,自谦道:“我才疏学浅,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向老师请教。”

又如,宋代学者杨时四十多岁时还向程颐求教,程颐刚好坐在那里打瞌睡,于是杨时一直站在外面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如今,92岁的院士站着,讲了30多分钟;20多岁的学生坐着,却睡倒一片。对比古代学者,如今的部分青年学生应该感到汗颜。

近年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学生并非有志于学术,而是为了给自己“加冕”,提升就业的“筹码”。因此老院士的演讲,似乎离他们的功利目的很遥远,以至于忘记了尊师的礼仪。

——《吉林日报》

批评学生前先扪心自问

假如简单地对睡倒的学生做一番“不敬师不尊老”的批评,然后上升到“不珍惜不感恩”的高度,未免太过偷懒和狭隘。造成这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需要检讨的是报告会的组织者,乃至此类报告会的组织模式。

在对睡倒的同学发出批评前,要扪心自问,批评者自己有没有过在会议上打瞌睡的经历?如果曾经听着催眠曲一样的内容,发现自己睡得还挺香甜,那么就没有什么资格去斥责这些学生。

我们的身体、神经其实是很诚实的,遇到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想睡都睡不着,而那些枯燥无味、照本宣科的东西传到耳朵里,几乎每句话都变成了“睡吧睡吧”,扛都扛不住。

报告会能不能拢住听众的精神,组织者仅仅关注形式、场地也就是做些皮毛功夫。当然,可能皮毛恰恰就是被需要的,老院士也罢、学生娃也罢,只能“同去同去”。

——张丽《北京晚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授课艺术 上课 校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