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志愿服务西部的“聊大现象”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志愿服务西部的“聊大现象” 在新疆塔城三中工作的聊城大学200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陈铭意与学生在一起。(资料图片) 在克拉玛依工作的聊城大学2009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陈以鑫在农村调研。 (资料

原标题:志愿服务西部的“聊大现象”

在新疆塔城三中工作的聊城大学200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陈铭意与学生在一起。(资料图片)

在克拉玛依工作的聊城大学2009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陈以鑫在农村调研。 (资料图片)

5月9日,在聊城大学校园里,一场“我的西部梦我的中国梦”的现场招募咨询活动火热进行,当天就有100多名毕业生报名。

从2003年到2013年,聊城大学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学子有6000多人,经过精心选拔,先后有571名优秀大学生到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其中80%以上的志愿者申请延长服务期,202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这被团中央一位领导评价为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

“如果有机会到聊城大学,我一定要向学校大门三鞠躬以示感谢,感谢聊城大学为新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志愿者。”这句真挚感人的话,是聊城大学党委书记李喆在去年到新疆看望聊大志愿服务西部的学子时,时任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副书记朱刚的肺腑之言。

“到西部来不是一时头脑过热,而是一种郑重选择”

“好钢用在刀刃上,优秀毕业生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聊城大学毕业生的一个优良传统。

陈铭意是聊城大学数学学院本科生,他在大一写入党申请书时就立下誓言:“大学毕业后,我要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04年7月,他践行自己的诺言,成为志愿服务西部的支教老师。

刚到新疆塔城三中时,他带的是两个平行班,学生基础特别薄弱,许多学生因为听不懂而放弃听课。第一次测验后,两个班里数学成绩几分、十几分的学生就有50多人。面对这种状况,陈铭意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毕业临行时校领导“牢记聊大传统”的话,让他最终选择了坚持。

10年来,陈铭意凭借高尚的师德和才能,赢得多项荣誉和奖励。谈起当初,他真诚地说:“到新疆是我最好的人生选择。”

马婷是聊城大学2005届毕业生,毕业前已和沿海某一中签约,最终却选择了和男朋友夏明一块双双踏上西去的列车。两个人被分配到塔城地区沙湾县从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他们工作的乡镇相距120多公里,加上平时都忙于工作,两个人很难见面。

语言不通,加上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让马婷吃尽了苦头。“有想家的时候,也有孤独难耐的时候,尤其是想起家中起早贪黑、日夜操劳、满头白发的父亲母亲,孤独与愧疚感就会涌上心头,不争气的眼泪就会流下来,弄湿半边枕头。”

但马婷把新疆当作她的家,把远程教育当作她的事业。2007年服务期满,她和男朋友毅然决定留下来,扎根西部。在随后的公务员招考中,马婷、夏明分别考取了八师石河子市团委和石河子市地震局。2008年5月,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并于2010年11月有了孩子,现在成了实实在在的新疆人。

正像2007年聊大西部志愿者房广彬所说:“西部目前还不繁华,但相信通过我和其他志愿者以及西部广大人民的努力,可以创造西部的繁华。到西部来不是一时的头脑过热,而是一种郑重选择。”

“在拼搏和奉献中收获幸福和成长”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的惨痛场景,让就要毕业的冷智远流下了伤痛的泪水,从此他便决定去四川。

“四川急需人,咱学的专业又对口,为什么不去?”冷智远是个独生子,2006年父亲因车祸猝然离世,当他做出去四川的决定后,母亲和女友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初到北川,余震不断,泥石流爆发。冷智远和当地干部一起,冒着风雨,疏散群众。有一次差点被泥石流冲走。谈起在北川的经历,他却说:“我最该感谢北川,是北川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学会从小事做起,把每件小事做好。”如今他已是绵阳市公安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把他的未来全部交给了四川。

2012年的志愿者黑宏伟,名字听起来很像男孩,其实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她服务的地方是新疆木垒,任务是做基层宣传。第一次写新闻稿,她的稿子被改得“体无完肤”。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笔杆,开始观看往期节目,琢磨内容细节和要点。就这样,她在压力和挑战中,很快成了独当一面的“女汉子”。

和两年前瘦弱的样子比起来,现在的黑宏伟身体更加结实,笑容也愈发灿烂。“这体形是这两年在木垒养出来的,当地人都非常热情好客,经常把我拉到他们家中做客,请我吃各种当地美食。”

毕泗景是学校最早的志愿者之一,他2003年去宁夏支教,十多年来一直在当地中学教师的岗位上勤奋耕耘,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谈到自己的收获,他说:“我在拼搏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财富。”

“我们是志愿者,谈不上高尚,但我们很开心,很幸福,我们做了自己喜欢、祖国需要的事情。”这是在聊大荣誉室看到的最令记者感动的一句话。

“让繁森精神继续感动中国”

聊城大学坐落在山东西部的聊城市,这里民风淳厚,人性善良,曾涌现出两次援藏、魂断雪域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和支教贵州、感动中国的“当代青年学子的榜样”徐本禹等先进人物典型。

多年以来,聊城大学坚持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孔繁森纪念馆参观学习,邀请徐本禹等英模人物来校作报告,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立志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学校还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探索形成了“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跟踪调查、就业服务”具有聊大特色的工作模式,推进了西部计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每年5月,聊城大学校园里特别热闹。“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会”、“梦想在西部放飞”专场文艺演出、《向阳花开》西部计划主题舞台剧、“东湖之约”西部志愿者访谈等系列宣传活动,唤起了大学生们对西部的向往。

对西部志愿者,学校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学校每年都要派出团队赴新疆、青海、四川等地开展走访慰问和工作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志愿者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2012年12月,聊城大学志愿者西部建功立业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高校第一家西部计划工作研究机构。

配合国家西部计划,聊城大学连续6年开展“大学生赴基层(农村、社区)挂职锻炼”活动,有1000余名优秀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赴基层当村官、挂职电影信息员、远程教育员、农业科技员、社区助理等,为西部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王秀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服务 大现象 西部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