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过程比结果重要 保护是关键
2014年09月11日 15:31
来源:东方圣城网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上午10时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今后的任务,就要以申遗成功为起点,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这笔宝贵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保护。
原标题:大运河申遗:过程比结果重要,保护是关键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上午10时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沿线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杜庆生和运河文化研究会就开始酝酿运河申遗的问题。2004年,中国京杭大运河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在济宁举办期间,促成沿运河18个城市达成运河联合申遗的共识。2006年6月5日,代表济宁市参加了全国政协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并作了“为大运河保护申遗进几言”的专题发言,重点就保护修复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进行了呼吁。之后,连续进行了十年的工作,终于进入国家决策程序,并成为大运河申遗的一个重要节点。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大运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与否的问题上我一直持淡定的态度。因为在我的理念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主要的是,中国大运河太伟大了,不论什么世界组织都没有任何理由把她拒之门外。”大运河申遗成功,兴奋之余的杜庆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早在2006年6月5日,全国政协在杭州召开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杜庆生在会上的发言中就讲到,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历史不研究运河文化是不够的。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京杭大运河,至今仍被排除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外,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历史缺憾。大运河申遗尽管经过一波三折但最终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情理之中的。其一,从时空的角度看,大运河肇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到现在已有2600年的历史,同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是等同的,运河同万里长城一样,成为我们国家历史文明的记录和象征。其二,从发挥的作用看,京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流动的、活着的重要人类遗产。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三,同世界上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其他运河相比,目前,已有5项国外运河及其相关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的四条吊桥、加拿大里多运河、英国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和荷兰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但这些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开凿的运河,历史仅有二三百年,无论从时空跨度、历史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科技含量上相比,它们与中国大运河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大运河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八年多的时间里,他对运河成功申遗始终是信心满满的。
在杜庆生看来,申遗成功为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动力。可以激励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加珍惜运河、自觉保护运河,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等,进一步利用好这笔宝贵遗产。同时,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让中国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认同感。作为济宁,应把申遗成功作为新的起点,更加自觉地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运河,传承运河文明,建设美丽济宁,让老祖宗留下的这笔遗产继续为济宁人民造福。
被问到对大运河申遗成功的评价,这位研究运河文化多年的专家不断重复着那句话:“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他再次提到了2006年在杭州召开的那次研讨会,“会上我就提出,运河的保护和申遗,从我做起是基础,全线贯通是关键,首要任务是保护。申遗不是目的,申遗成功与否也不是最紧要的事情。申遗是一个过程,通过申遗唤醒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推动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把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切实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才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今后的任务,就要以申遗成功为起点,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这笔宝贵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保护。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