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走进“齐鲁第一古村”朱家裕


来源:凤凰网山东

朱家峪位于章丘明水东南5千米处,胡山脚下,是江北罕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第一标本”。朱家峪的闻名,源于电视剧《闯关东》,主角朱开山的原型和部分外景拍摄均在此处。

朱家峪位于章丘明水东南5千米处,胡山脚下,是江北罕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第一标本”。朱家峪的闻名,源于电视剧《闯关东》,主角朱开山的原型和部分外景拍摄均在此处。齐鲁网发捉色剑侠/摄蔡晓彤/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济南郊区朱家裕古村落被誉为“ 齐鲁第一古村,江北第一标本”,位于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位于明水城东南五公里处,胡山东北脚下,距省会济南市约 45 公里,从 309 国道(济王路) ,南行 2。5 公里便到该村。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名富山峪,朱氏于明洪武四年(1371) 入村,因朱系国姓,即与皇帝朱元璋同宗,又将富山峪改名为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但朱家峪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来的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和古泉。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一百余处。

朱家峪三面环山,南面是胡山、东面是白虎岭、西面是雁落山,古村仿佛镶嵌在山峪之中,只在北面,留出一个进出村子的通道。

 站在村北圩子墙“礼门”的瞭望台往南望去,便能看到整个村子的全貌,在东、南、西三座高山之下,村周围又有九个小山头,但都没超过三座高山,村民于是编出一句“九山不露头,学子四海游”的话来。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吉祥语,而是朱家峪重视教育、人才辈出的历史总结。礼门南边的文昌阁和村南文峰山山顶的魁星楼遥相呼应,正是寄托了村人对培养人才的美好愿景。村中体量最大的一组老建筑——— 山阴学校,则正是朱家峪重视教育的一个明证。

 占地6.6亩的山阴学校保存得十分完好,学校有四进院落,南北长、东西窄,校门是仿广州黄埔军校校门而建,以示“育世英才”之意。校门内一条笔直的中央甬道直达后院,四进院落布局中规中矩,和谐对称。学校的建筑结构全是青石根基、青瓦白墙,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有意蕴的美感。

 山阴学校的建立,离不开教育先贤朱连厚,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积极敦促颇有社会活动能力的朱连勋等人,募捐助学,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动工,民国三十三年九月竣工。后来地方武装又在这里营建改造,扩大了校舍。在进校门的影壁上,北侧写着山阴学校校歌,南侧写着校训。

古村毕竟闭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村人搬到圩子墙北面不远的村外,上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村民搬了出来,形成了朱家峪新村,到如今,村子五百多户人家,留在老村居住的只有70来户。自主性地搬迁也保证了村中原貌得以完好保存。

(根据中国日报、新华网、百度百科整理)

对于看腻了高楼大厦的城市人来说,历经600余年沧桑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朱家裕绝对是个“访古,探幽,归真”的好去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初春时节,我们自济南驱车东行50公里前往朱家裕,古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官庄乡,将近古村,远远看去,三面环山,山脚下一座几百年前留下的由青石砌成的古圩子墙映入眼帘。走进被城墙围起的古村,村民便热情地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城墙全长约1.5公里,宽3米,高约三至五米不等,皆为青石砌成,沿山势崎岖蜿蜒,将整个村子包围在内。城墙起于清朝末年,那时战事频发,盗贼横行,防御性的围墙成功地阻止了盗贼们的抢劫和掠夺,保护了古村落的安宁。

城墙北面的正中央是个拱形门洞,门庭上面嵌有石质匾额,书“礼门”二字。显示古村有遵循礼仪的传统。

穿过那古老的门洞,便如同时光倒流一般,将我们带回旧日的年代。青石铺就的石板路顺河而建,因岁月磨砺,石板光滑圆润。长约300多米的双轨古道虽建于明代,但铺设的很超前,两条30公分宽的条石隔出两条轨道,上下道的间距差不多与今天的汽车轮距相同。街道两旁全是用石料砌筑的房舍,有的用毛石块干垒起五六米高的石墙,经历数百年风雨依然完好。

探寻明清古村落——朱家裕

古村石板路

据同行的章丘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秘书长翟伯成介绍,这里战国时期便有村落,明洪武二年,朱氏进村,因与明太祖朱元璋同姓,属于国姓,故改名朱家峪,并逐渐兴盛起来。如今的朱家峪,经600余年沧桑巨变,依然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祠庙、楼阁、古哨、故道、石桥、古校。这里有大小古建筑近200处,石桥99座,井泉66处,被誉为“中国北方山村的活百科全书”,更在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朱家裕像是一座迷宫,没有整齐的街道、房屋,一切都是沿山势而建,或高或低,即使同一户人家住的多进院落中,也各有落差。山上流下的清泉水汇聚村中,因此在古老的街道两边有不少小小的洞口,每到7、8月份的时候甘甜的泉水会从洞口涌出,漫过村中间的路面。

古村中有几十座形态各异的公用石桥。其中以赵家桥最显古老、壮观,这是相距10米左右的两座单孔拱形立交桥。东桥为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建,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古桥均以当地自然岩石垒成,虽然经几年还完好无损,上走行人,下通车辆,十分方便。雨季时,桥下又可形成宽敞的泄洪道,同整个村落的街道排水系统完美地连接在一起,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朱家裕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清末至民国年间,村子里私塾达17余处,先后有山阴小学、文峰小学和女子学校各一处。其中,1932年建的朱家峪女子学校是山东最早的女子学堂,一个小小山村,率先提倡女子教育,实属罕见。” 翟伯成说。

如今,在朱家峪还保留着有一座完整的清代的私塾和明国时期的小学。私塾主人朱逢寅,桃李满天下,被清代光绪皇帝赐予了“明经进士”的牌匾。他的得意门生当属翰林院编修主持刘元亮和奉天(沈阳)总兵刘仲度,一文一武,方圆百里无人不晓。

朱逢寅的孙媳妇马玉英,如今已94岁高龄,身体仍很硬朗。由于老房子里没有暖气等取暖设施,每年冬天,老人的子女就把她接到城里去过冬。可是往往天刚一暖和,老人就执意要回来住。

探寻明清古村落——朱家裕

94岁的马玉英老人依然住在老房子里

“我就喜欢住在老村,离不开这里。这的空气好,泉水也好喝,特别甜,每次亲戚来看我都要打好几桶泉水带走。”老人笑眯眯的说。

景点概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管晓萌]

标签:闯关东 朱家峪 古村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