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刘廷礼:69岁抡铁锤 无奈继承荒
2014年04月30日 09:00
来源:齐鲁网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 刘廷礼是章丘市刁镇前刘村的一名铁匠,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纯人工打铁的人了。” 刘廷礼总忍不住要到自家的打铁铺里,再拿起相伴四十多年的铁锤老友,再重复同样的打铁动作。
生活帮五一特别节目:济南“最后的铁匠” 放不下的铁锤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
齐鲁网济南4月29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 刘廷礼是章丘市刁镇前刘村的一名铁匠,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纯人工打铁的人了。铁匠靠一把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作为祖传的手艺,刘廷礼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打铁打了四十多年。
刘廷礼今年69岁,二十出头的时候,跟随着父亲正式开始打铁。一顶帽子、一件马甲,一件袖子卷起的布衣,一件腰间系着绳子的围裙,抡起铁锤,砸在铁砧上,他就是一名铁匠。刘廷礼说,这一行的技术和其它的不一样,最难学的就是这个技术,现在人都不愿意学。
谚语说,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需要日夜在炼炉旁,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里,一般人很难承受。刘廷礼说,自己累了就休息休息,和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年轻的时候能打十个,现在就能打五个。
抡起铁锤,锻打铁砧上烧红的铁。这一大一小的铁锤和三个铁砧子,伴随了刘廷礼整个的打铁人生。四十多年前,刘廷礼从父辈手中接过了铁锤。从此以后,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都会抡起铁锤,打向铁砧。一万多个日子里,打造二十多种工具,这样的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
铁锤打得光滑了,铁砧也从尖形历练成了圆形。刘廷礼拿铁锤的双手,黑乎乎的,磨起了茧子,布满了沟沟壑壑。坚硬的铁锤和温柔的双手,在岁月中彼此摩挲,铁锤也仿若这双手,从一无所有,到为孩子打拼出灿烂前程。邻居张淑爱说,刘廷礼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全靠打铁,可不容易,省吃俭用,拉扯三个孩子长大。
火红的炭,烧红了铁;火红的铁,又被锻造出红火的日子。刘廷礼有两儿一女,最小的儿子也已经42岁。儿子刘恒永说:“我们姊妹三个人都强烈的不同意他再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了。”
打铁毕竟是个力气活,儿女们担心年迈的父亲,想着他该是安享晚年钓鱼打拳养花的时候了。刘廷礼,这位最后的铁匠,还会选择继续吗?打铁是门力量和技术兼备的手艺,除了跟刘廷礼一般年纪的人,还有一些从事人工打铁外,年轻一点的,再也没有干这个的了。
“章丘铁匠何其多”,新中国刚成立时,章丘境内约有一半的人以打铁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人要么转行,要么换成机械打铁。像刘廷礼这样纯人工打铁的铁匠,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刘廷礼说:“现在孩子都不让俺干,他们都不让我干,我是自愿干。”
刘廷礼总忍不住要到自家的打铁铺里,再拿起相伴四十多年的铁锤老友,再重复同样的打铁动作。他说干了一辈子了,突然不干了反而不适应。以往,老伴儿崔凤娥都会在旁边辅助他,现在却发生了变化。刘廷礼说,老伴长病了,现在就是自己干,去济南花了一万多,脑血栓、脑梗,身体现在不行,原来是和老伴两个人干。
跟带着工具四处下乡或者赶集打铁的人不一样,刘廷礼从不走街串巷,而是在家里把打好的用具,拿到集市上去,卖甚至还有一些老客户自己来拿。邻居说,刘廷礼的铁具又实惠又锋利。
过去,农耕四大件——锄、镰、镢、锨,家里用的铁锅、菜刀等都得经过铁匠之手。而现在,铁匠恐怕再无传人。儿子刘恒永说:“从事这个行业呢,说句实在的,这个行业首先要求反应速度得快,也得要求有一定的体格,我从事不了这个行业。”而刘廷礼说:“淘汰了这就淘汰了,这就没有了,没有学的,没人继承,这东西不挣钱,不如现在的活,挣钱多还轻快,又脏又累的,不难过,这社会发展,咱阻挡不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代替了人工,铁匠将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铁锤和铁砧也将随着铁匠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刘廷礼,作为最后的铁匠,他还将拎着铁锤,面对铁砧,站好最后一班岗。
章丘人民千年的铁匠生涯,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风俗。而这一风俗,也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挥汗如雨打铁的情景,可也正是他们的锻打,才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